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7页 |
·选题的原因 | 第7-8页 |
·相关的研究文献 | 第8-9页 |
·补语和结果补语 | 第8页 |
·汉语和俄语的对比研究 | 第8-9页 |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调查法 | 第10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0页 |
·偏误分析法 | 第10页 |
·研究的范围 | 第10-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汉语和俄语中表达结果意义的对比分析 | 第12-18页 |
·汉语和俄语两种语言总体上的差异及对比基础 | 第12页 |
·汉语中的补语和俄语中的补语的区别 | 第12-13页 |
·汉语中结果补语的特点 | 第13-14页 |
·俄语中结果意义的表达形式 | 第14-16页 |
·完成体动词表示"完成"的结果义 | 第14-15页 |
·动词前缀表达不同的结果意义 | 第15页 |
·动词本身包含汉语动词和补语相加的意义 | 第15页 |
·动词与状语一起表达结果意义 | 第15-16页 |
·汉语中常用结果补语与俄语的对应形式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语料中偏误的分类分析 | 第18-23页 |
·有关语料来源 | 第18页 |
·偏误的分类分析 | 第18-23页 |
·遗漏偏误是指由于遗漏了句中的某个成分而造成的偏误 | 第18-19页 |
·误加偏误是指由于增加了某一成分造成的偏误 | 第19-20页 |
·误用偏误是指由于使用了不恰当的词语产生的偏误 | 第20-21页 |
·错序偏误指由于顺序不当而产生的偏误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偏误产生的原因和学习者的具体表现 | 第23-26页 |
·从语际迁移看偏误产生的原因 | 第23页 |
·学习者出现偏误的表现 | 第23-26页 |
第五章 减少偏误产生的对策 | 第26-29页 |
·在语法规则方面进一步明确系统的划分 | 第26页 |
·在教材的编排上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 第26-27页 |
·课堂教学的设计更加有针对性 | 第27-28页 |
·教师自身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及职业素质方面的提高 | 第28-29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附 调查问卷 | 第31-34页 |
后记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