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藏语系论文--壮侗语族(侗傣语族)论文--泰语(暹罗语)论文

泰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词义变迁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三、理论基础第13-14页
    四、研究对象第14-16页
    五、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泰语中的汉语借词概览第18-34页
    第一节 泰语中的借词简史第18-22页
        一、借词界定第18-19页
        二、泰语中的四种借词第19-20页
        三、泰语借用汉语词的历史背景第20-22页
    第二节 泰语借用汉语词的渠道和语源第22-28页
        一、泰语借入汉语词的两种渠道第22-25页
            (一) 对移民语言词语的直接借用第23-24页
            (二) 通过语言传播媒介的间接借用第24-25页
        二、泰语借入汉语词的五个语源第25-28页
            (一) 来自汉语官话第25-26页
            (二) 来自潮汕话第26页
            (三) 来自粤语第26-27页
            (四) 来自其他第27-28页
    第三节 泰语借用汉语词的原因和作用第28-33页
        一、汉语借词出现并长存于泰语的原因第28-31页
            (一) 泰语借用汉语词的原因第28-30页
            (二) 汉语借词长存于泰语的原因第30-31页
        二、汉语借词的作用第31-33页
            (一) 对泰语语言的补充和丰富第31-32页
            (二) 探寻语言和文化的接触轨迹第32页
            (三) 填补和充实语言学理论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二章 泰语中汉语借词的泰译方式和使用情况第34-49页
    第一节 语料统计及分类描写第34-42页
        一、泰语中汉语借词的语义类型第34-40页
        二、借词语义分类统计第40-41页
        三、借词词性分类统计第41-42页
    第二节 汉语借词的泰译方式第42-45页
        一、音译第43页
        二、音译+类名第43-44页
        三、音译兼意译第44页
        四、译变词第44-45页
    第三节 泰语中汉语借词的使用情况第45-48页
        一、汉语借词的使用特点第45-47页
        二、汉语借词的使用现状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汉语借词在泰语环境中的词义变迁及原因第49-70页
    第一节 泰语环境中汉语借词的词语变迁第49-51页
        一、借词淘汰第49页
        二、借词消退第49-50页
        三、借词衍生第50-51页
    第二节 泰语环境中汉语借词的词义变迁第51-61页
        一、词汇意义方面第51-57页
            (一) 基义义位的改变第51-56页
            (二) 陪义义位的改变第56-57页
        二、语法意义方面第57-59页
            (一) 词类范畴的改变第57-58页
            (二) 功能意义的改变第58-59页
        三、搭配使用方面第59-60页
            (一) 搭配组合的改变第59页
            (二) 使用语境的改变第59-60页
        四、词义保持不变第60-61页
    第三节 汉语借词的词义变迁类型统计第61-63页
    第四节 变迁规律与原因探析第63-69页
        一、汉语借词词义变迁规律第63-66页
            (一) 借用的选择性第63-64页
            (二) 由本义到引申义第64页
            (三) 因修辞产生新义第64-65页
            (四) 词义误用第65页
            (五) 复杂变迁第65-66页
        二、汉语借词词义变迁原因第66-69页
            (一) 语言接触导致词义变迁第66-67页
            (二) 社会原因第67-68页
            (三) 文化原因第68页
            (四) 认知原因第68-69页
            (五) 民族心理原因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汉语借词词义的使用现状及实践运用第70-79页
    第一节 汉语借词词义的使用现状第70-73页
        一、用不用:变迁后词义的使用变化第70-71页
        二、如何用:变迁后词义的使用特点第71-73页
            (一) 只用本义的汉语借词第71-72页
            (二) 兼用本义和泰国化新义的汉语借词第72页
            (三) 本义消失只用泰国化新义的汉语借词第72-73页
    第二节 汉语借词对泰国人学习汉语的影响第73-78页
        一、有利因素第73-75页
        二、不利因素第75-76页
        三、利用词义变迁规律帮助对泰汉语教学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语第79-82页
附录第8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世界著名桥梁》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中职学校英语实践性教学:模式、实践与反思--以“医护英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