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给”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缘由第9页
    1.2 研究综述第9-13页
        1.2.1 “给”字句的本体研究第9-11页
        1.2.2 “给”与其他词的比较研究第11-12页
        1.2.3 “给”字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理论第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5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第15-16页
        1.5.1 研究范围第15页
        1.5.2 语料来源第15-16页
第2章 “给”字句的偏误情况分析第16-29页
    2.1 “给”字句的整体偏误情况第16-17页
    2.2 “给”字句S1句式的偏误情况第17-21页
        2.2.1 S1句式中“给”的遗漏第17-18页
        2.2.2 S1句式中“V+给”与其他结构的误代第18-19页
        2.2.3 S1句式中动词的误用第19-20页
        2.2.4 S1句式中句子成分的残缺或多余第20-21页
    2.3 “给”字句S3句式的偏误情况第21-26页
        2.3.1 S3句式中“给”的遗漏第21-22页
        2.3.2 S3句式中“给”与其他词的误用第22-24页
        2.3.3 S3句式中动词的遗漏第24-25页
        2.3.4 S3句式中句子成分的残缺或多余第25页
        2.3.5 S3句式中语序的错误第25-26页
    2.4 “给”字句句式之间的混用第26-29页
        2.4.1 S1句式和S3句式之间的混用第26-27页
        2.4.2 S1句式和双宾句、动宾句之间的混用第27页
        2.4.3 S3句式和双宾句、动宾句之间的混用第27-29页
第3章 “给”字句的偏误原因分析第29-38页
    3.1 目的语规则过度泛化第29-31页
        3.1.1 句式规则过度泛化第29-30页
        3.1.2 动词规则过度泛化第30页
        3.1.3 介词规则过度泛化第30-31页
    3.2 学习策略的影响第31-33页
        3.2.1 不当的类推策略第32-33页
        3.2.2 不当的简化策略第33页
    3.3 教材的影响第33-38页
        3.3.1 教材的释义不当第33-35页
        3.3.2 教材的编排不够完善第35-38页
第4章 “给”字句的教学设计第38-45页
    4.1 教学对象第38页
    4.2 教学目标第38-39页
    4.3 教学方法第39页
    4.4 课程类型第39页
    4.5 教学时长第39页
    4.6 教学步骤第39-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女性题画词的审美探析
下一篇: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虚拟位移构式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