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1 绪论 | 第11-14页 |
| 1.1 研究内容及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2 体态语概述 | 第14-19页 |
| 2.1 体态语的定义 | 第14页 |
| 2.2 体态语的分类 | 第14-16页 |
| 2.3 体态语的特征 | 第16-17页 |
| 2.4 体态语的功能 | 第17-19页 |
| 3 中日体态语的差异及其原因考察 | 第19-27页 |
| 3.1 身姿语 | 第19页 |
| 3.2 手势语 | 第19-22页 |
| 3.3 表情语 | 第22-23页 |
| 3.4 体距语 | 第23-24页 |
| 3.5 原因考察 | 第24-27页 |
| 4.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27-32页 |
| 4.1 身姿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27-28页 |
| 4.2 手势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28-29页 |
| 4.3 表情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29-31页 |
| 4.4 体距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第31-32页 |
| 5.体态语在对日汉语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 第32-39页 |
| 5.1 使用恰当的体态语 | 第32-33页 |
| 5.2 避免使用非必要的体态语 | 第33-34页 |
| 5.3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 第34-35页 |
| 5.4 培养学生的体态语交际能力 | 第35页 |
| 5.5 体态语在对日汉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设计 | 第35-39页 |
| 6 结语 | 第39-41页 |
|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39-40页 |
|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