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4-25页 |
1.1 煎炸油简介 | 第14-15页 |
1.1.1 煎炸油的劣变 | 第14-15页 |
1.2 煎炸油中极性组分的检测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理化分析检验方法 | 第16页 |
1.2.2 仪器分析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3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及品质劣变的分析 | 第25-41页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设备 | 第25-26页 |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25-26页 |
2.1.2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2.1 煎炸油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9页 |
2.3.1 原料指标分析 | 第28页 |
2.3.2 煎炸过程中煎炸条件对油脂极性组分的影响研究 | 第28-30页 |
2.3.3 不同品种、不同煎炸时间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 第30-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3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煎炸油中总极性组分的含量 | 第41-53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3.1.2 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4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2.1 薄层板的制备 | 第42页 |
3.2.2 展开剂及显色剂的配置 | 第42页 |
3.2.3 薄层色谱显色 | 第42-43页 |
3.2.4 极性组分提取 | 第43页 |
3.2.5 薄层色谱条件 | 第4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3.3.1 自制薄层板分离 | 第43-44页 |
3.3.2 薄层色谱仪测定煎炸油中的总极性组分含量 | 第44-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煎炸油中挥发性极性组分 | 第53-6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4.1.1 原料 | 第53-54页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4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4.1.4 实验条件 | 第5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4.2.1 几种常见未煎炸植物油挥发性极性组分分析 | 第55-57页 |
4.2.2 煎炸油挥发性极性组分分析 | 第57-61页 |
4.2.3 煎炸油中特征极性组分的分析 | 第61-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高效液相排阻色谱法分析煎炸油中非挥发性极性组分 | 第65-70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5.1.1 实验材料材料、试剂 | 第65页 |
5.1.2 仪器与设备 | 第65-66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66页 |
5.1.4 HPSEC测定油脂中TGP | 第66-67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67-69页 |
5.2.1 煎炸 30h的葵花籽油HPSEC-RI图谱分析 | 第67页 |
5.2.2 分离纯化后的极性组分HPSEC-RI图谱分析 | 第67-6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6 结论 | 第70-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6.2 课题创新点 | 第71页 |
6.3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