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师心理学论文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西部分高校的调查

摘要第5-6页
一、导论第6-11页
    (一) 选题背景意义第6-7页
    (二) 研究现状综述第7-8页
    (三) 论文基本架构第8-10页
    (四)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1页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依据第11-16页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11-13页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第13-14页
    (三) 心理健康及交往与沟通理论第14-16页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第16-18页
    (一)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第16-17页
    (二)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效第17页
    (三) 辅导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第17-18页
四、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第18-20页
    (一) 要具有广泛的兴趣第18-19页
    (二) 要具有优良的性格第19页
    (三) 要具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第19-20页
    (四) 要具有坚强的自控能力第20页
五、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第20-32页
    (一) 辅导员职业角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第28-30页
    (二) 辅导员职业角色与教育对象心理阻抗的冲突第30-31页
    (三) 辅导员职业角色本身的局限所引发的角色冲突第31-32页
六、维护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基本对策第32-40页
    (一) 强化辅导员主体意识,激发辅导员工作的正能量第32-34页
    (二)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辅导员的职业满意感第34-36页
    (三) 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辅导员的工作乐趣感第36-38页
    (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维护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第38-40页
七、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Abstract第45-46页
附录第47-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价值研究
下一篇: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