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研究

摘要第6-7页
一、绪论第7-15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7-9页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2页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5页
二、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的现状及特征第15-25页
    (一) 农民工“法律认知”代际差异现状第15-18页
        1、对法律条文的知悉运用程度第15-16页
        2、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认知度第16-17页
        3、对法定权利义务的了解程度第17-18页
    (二) 农民工“法律情感”代际差异现状第18-20页
        1、对法的运行过程的评价第18-19页
        2、对法的信服和需求状况第19-20页
        3、对法律至上权威的评价第20页
    (三) 农民工“法律意志”代际差异现状第20-23页
        1、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式第21-22页
        2、法与其他规范冲突时的选择第22页
        3、明知不合法时的行为倾向性第22-23页
    (四) 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的主要特征第23-25页
        1、“法律认知”方面的显著差异性第23页
        2、“法律情感”方面的整体一致性第23-24页
        3、“法律意志”方面的错综复杂性第24-25页
三、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的成因第25-31页
    (一) 主体自身因素第25-28页
        1、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第25页
        2、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第25-27页
        3、个人的政治参与经历第27-28页
    (二) 外部环境因素第28-31页
        1、成长生活环境的影响第28-29页
        2、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第29-30页
        3、法治建设状况的影响第30-31页
四、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的变化趋势及其应对措施第31-38页
    (一) 农民工法律意识代际差异的变化趋势分析第31-33页
        1、新老农民工之间的差异扩大化第31-32页
        2、整个农民工内部的差异显著化第32-33页
    (二) 提升主体法律意识,推进城乡法治建设第33-35页
        1、增强老一代农民工法律意识,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第34-35页
        2、强化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助力城市法治建设第35页
    (三) 完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第35-38页
        1、回应农民工生活诉求,夯实法治社会经济基础第35-36页
        2、保障农民工政治权利,凝聚法治社会主体力量第36-37页
        3、优化法治的运行环境,形成法治社会良好氛围第37-38页
五、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Abstract第42-43页
附录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山西部分高校的调查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及其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