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禁忌语的文化差异与对外汉语教学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禁忌语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禁忌语的定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禁忌语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一、 普遍性 | 第10页 |
二、 民族性 | 第10页 |
三、 可变性 | 第10-11页 |
四、 传承性 | 第11页 |
第三节 禁忌语的起源和发展 | 第11-14页 |
一、 禁忌语的起源 | 第12页 |
二、 禁忌语的发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汉英禁忌语比较 | 第14-29页 |
第一节 相似性 | 第14-20页 |
一、 避讳神灵称谓 | 第14-15页 |
二、 禁用诅咒和辱骂性词语 | 第15页 |
三、 禁用与疾病和死亡相关的词语 | 第15-16页 |
四、 掩饰生理缺陷和某些行为 | 第16-17页 |
五、 存在性别歧视的词语 | 第17-19页 |
六、 美化事物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差异性 | 第20-29页 |
一、 不同的姓名和称谓禁忌 | 第20-22页 |
二、 不同的衰老禁忌 | 第22-23页 |
三、 不同的隐私禁忌 | 第23-24页 |
四、 不同的种族歧视禁忌 | 第24-25页 |
五、 不同的颜色禁忌 | 第25-26页 |
六、 不同的数字禁忌 | 第26-27页 |
七、 不同的动物禁忌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汉英禁忌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 第29-36页 |
第一节 不同的宗教信仰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不同的社会价值观 | 第30-32页 |
第三节 不同的文化传统 | 第32-34页 |
第四节 不同的等级观念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汉英禁忌语的文化差异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36-46页 |
第一节 关于教材革新的启示 | 第36-38页 |
一、 加大文化的比重 | 第36-37页 |
二、 编写文化专题类教材 | 第37页 |
三、 选择实用性题材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关于改进教学策略的启示 | 第38-43页 |
一、 适时适量进行文化导入 | 第38-40页 |
二、 充分利用汉英文化对比 | 第40-41页 |
三、 注重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 第41-42页 |
四、 合理采取回避策略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关于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启示 | 第43-46页 |
一、 自觉积累知识 | 第43-44页 |
二、 自觉实践和观察 | 第44页 |
三、 及时纠正和总结失误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