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问题 | 第9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9-10页 |
一、中介语理论 | 第9-10页 |
二、偏误分析理论 | 第10页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说明 | 第10-11页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第一节 汉语对象类介词的界定 | 第12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第三章 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对”“关于”“跟”的偏误分析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对”的偏误分析 | 第15-18页 |
一、“对”的遗漏偏误 | 第15-16页 |
二、“对”的冗余偏误 | 第16-17页 |
三、“对”的误用偏误 | 第17-18页 |
四、“对”的杂糅偏误 | 第18页 |
第二节 “关于”的偏误分析 | 第18-21页 |
一、“关于”的遗漏偏误 | 第18-19页 |
二、“关于”的冗余偏误 | 第19页 |
三、“关于”的误用偏误 | 第19-21页 |
四、“关于”的杂糅偏误 | 第21页 |
第三节 “跟”的偏误分析 | 第21-24页 |
一、“跟”的遗漏偏误 | 第21-22页 |
二、“跟”的冗余偏误 | 第22页 |
三、“跟”的误用偏误 | 第22-23页 |
四、“跟”的杂糅偏误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对象类介词偏误产生的原因探究 | 第24-27页 |
第一节 母语负迁移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25页 |
第三节 学习环境的影响 | 第25-26页 |
第四节 文化差异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对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对象类介词的教学建议 | 第27-31页 |
第一节 加强对象类词语的教学 | 第27页 |
第二节 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加强预测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在教学中使用对比教学 | 第28页 |
第四节 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第五节 注重教学反馈 | 第29页 |
第六节 对教材的建议 | 第29-31页 |
一、加强注释和练习 | 第29-30页 |
二、加强教材之间的配合 | 第30-3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1-32页 |
第一节 论文要点回顾 | 第31页 |
第二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