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3页 |
·牛初乳的来源 | 第9-10页 |
·牛初乳的生理功能及营养特征 | 第10-16页 |
·牛初乳的生理功能 | 第10-12页 |
·牛初乳的营养特征 | 第12页 |
·牛初乳的加工特性 | 第12-13页 |
·牛初乳中的生长因子 | 第13页 |
·适合食用牛初乳的人群 | 第13-15页 |
·关于牛初乳的争议 | 第15-16页 |
·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 第16-18页 |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17页 |
·牛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 第17-18页 |
·牛初乳产品在功能性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牛初乳抗体及其口服有效性 | 第18-19页 |
·纯牛初乳粉类 | 第19-20页 |
·牛初乳奶粉类 | 第20-21页 |
·牛初乳片剂类 | 第21页 |
·液态类产品 | 第21页 |
·牛初乳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 第21-23页 |
·IgG的分离 | 第22页 |
·牛乳铁蛋白的分离 | 第22-23页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分离 | 第23页 |
·牛初乳发展趋势 | 第23-25页 |
·关于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 第25-31页 |
·关于致病性大肠杆菌 | 第25-27页 |
·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 第27-28页 |
·关于副溶血性弧菌 | 第28-3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3-34页 |
·主要材料 | 第33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9页 |
·致病性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培养基的制备 | 第34页 |
·菌种确认 | 第34-35页 |
·实验分组 | 第35-36页 |
·增菌培养 | 第36页 |
·菌落总数测定 | 第36-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55页 |
·牛初乳的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39-42页 |
·牛初乳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 | 第39-40页 |
·牛初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0-41页 |
·牛初乳对副溶血性弧菌的体外抑制 | 第41-42页 |
·牛初乳配方食品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2-52页 |
·乳宝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2-45页 |
·乳珍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5-47页 |
·固态乳制品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7-49页 |
·蒙古奶贝对3种肠道致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 第49-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