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5页 |
1 胡麻油概述 | 第10页 |
2 胡麻油的生理功能 | 第10-11页 |
2.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 第10-11页 |
2.2 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力 | 第11页 |
2.3 保护视力 | 第11页 |
2.4 抗癌作用 | 第11页 |
3 胡麻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3.1 压榨法 | 第11-12页 |
3.2 溶剂提取法 | 第12页 |
3.3 超临界CO2法 | 第12页 |
4 胡麻油营养品质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5 胡麻油气味品质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胡麻油贮存中品质变化的分析 | 第15-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1.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15-16页 |
1.1.1 材料 | 第15页 |
1.1.2 试剂 | 第15页 |
1.1.3 设备 | 第15-1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1.2.1 溶剂提取胡麻油工艺 | 第16页 |
1.2.2 加速氧化试验方法 | 第16页 |
1.2.3 胡麻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 | 第16页 |
1.2.3.1 气相色谱仪参数 | 第16页 |
1.2.3.2 脂肪酸甲酯标准品的配制方法 | 第16页 |
1.2.3.3 胡麻油脂肪酸甲酯化方法 | 第16页 |
1.2.3.4 胡麻油脂肪酸的分析方法 | 第16页 |
1.2.4 胡麻油特征值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7-24页 |
2.1 胡麻油主要脂肪酸的组成和分析 | 第17-19页 |
2.1.1 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品的GC分析 | 第17页 |
2.1.2 胡麻油脂肪酸的GC分析 | 第17-19页 |
2.2 胡麻油主要脂肪酸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 | 第19-22页 |
2.2.1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19-21页 |
2.2.1.1 亚麻酸含量的变化 | 第19-20页 |
2.2.1.2 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 | 第20-21页 |
2.2.2 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21-22页 |
2.3 胡麻油特征值在贮存中的变化 | 第22-24页 |
2.3.1 过氧化值(POV)的变化 | 第22页 |
2.3.2 酸值的变化 | 第22-23页 |
2.3.3 碘值的变化 | 第23-24页 |
3 讨论 | 第24-25页 |
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不同产地胡麻油贮存中品质变化的分析 | 第26-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1.1 材料、试剂与设备 | 第26页 |
1.1.1 材料 | 第26页 |
1.1.2 试剂 | 第26页 |
1.1.3 设备 | 第2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1.2.1 索氏提取法测定胡麻籽油脂含量 | 第26页 |
1.2.2 溶剂法提取胡麻油 | 第26页 |
1.2.3 加速氧化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1.2.4 胡麻油脂肪酸的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 | 第27页 |
1.2.5 胡麻油感官评定方法 | 第27页 |
1.2.6 胡麻油特征值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2.1 胡麻油油脂含量的比较 | 第27页 |
2.2 胡麻油主要脂肪酸的组成和分析 | 第27-29页 |
2.3 胡麻油主要脂肪酸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 | 第29-31页 |
2.3.1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29-31页 |
2.3.1.1 亚麻酸含量的变化 | 第29-30页 |
2.3.1.2 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 | 第30-31页 |
2.3.2 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 第31页 |
2.4 胡麻油特征值在贮存中的变化 | 第31-33页 |
2.4.1 过氧化值(POV)的变化 | 第31-32页 |
2.4.2 酸值的变化 | 第32-33页 |
2.4.3 碘值的变化 | 第33页 |
3 讨论 | 第33-34页 |
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胡麻油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研究 | 第35-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1.1 材料与设备 | 第35页 |
1.1.1 材料 | 第35页 |
1.1.2 设备 | 第35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1.2.1 加速氧化试验方法 | 第35页 |
1.2.2 胡麻油挥发性成分的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1.2.2.1 挥发性物质的采集 | 第35页 |
1.2.2.2 GC-MS分析条件 | 第35-36页 |
1.2.2.3 数据处理 | 第36页 |
1.2.3 胡麻油关键性风味物质的测定方法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8页 |
2.1 冷榨和热榨胡麻油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分析 | 第36-41页 |
2.1.1 醛类物质 | 第40页 |
2.1.2 醇类物质 | 第40页 |
2.1.3 杂环呋喃类物质 | 第40页 |
2.1.4 酮类、酸类和酯类 | 第40-41页 |
2.2 冷榨和热榨胡麻油中关键性风味物质的确定 | 第41-42页 |
2.3 冷榨胡麻油贮存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分析 | 第42-48页 |
3 讨论 | 第48-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全文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Abstract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