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稻谷贮藏 | 第12-13页 |
1.2.2 稻谷陈化 | 第13-15页 |
1.2.3 陈化对稻谷蒸煮品质的影响 | 第15页 |
1.2.4 陈化对稻谷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稻谷品质特性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2 稻谷食用品质研究 | 第17页 |
1.3.3 淀粉热特性与品质指标相关研究 | 第17页 |
1.3.4 米粉热机械性能与品质指标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稻谷贮藏品质特性研究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0-21页 |
2.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20-21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3 实验试剂 | 第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1 稻谷样品游离脂肪酸值及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2 新陈度值的测定 | 第22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2.4.1 稻谷样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含水率的变化 | 第22-24页 |
2.4.2 稻谷样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脂肪酸值的变化 | 第24-26页 |
2.4.3 稻谷样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新陈度值的变化 | 第26-28页 |
2.4.4 稻谷样品脂肪酸值与新陈度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贮藏条件对米饭食用品质的影响研究 | 第30-54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0-31页 |
3.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3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3.2.3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3.3.1 米饭品质的测定 | 第31-32页 |
3.3.2 生化特性的测定 | 第32-3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4-51页 |
3.4.1 稻谷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其食用品质的变化 | 第34-41页 |
3.4.2 稻谷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其生化特性的变化 | 第41-48页 |
3.4.3 稻谷的生化特性与米饭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4章 淀粉热特性与米饭品质相关性分析研究 | 第54-64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4页 |
4.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54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2页 |
4.4.1 稻谷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热力学参数分析 | 第55-59页 |
4.4.2 稻谷的热力学参数与米饭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 米粉的热机械特性与米饭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 第64-94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4-65页 |
5.2.1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64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4-65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65-66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6-92页 |
5.4.1 大米吸水成团的粉质特性分析 | 第66-72页 |
5.4.2 恒温弱化、升温弱化及总弱化过程分析 | 第72-76页 |
5.4.3 淀粉糊化的粘度变化 | 第76-88页 |
5.4.4 米粉的Mixolab特征值与米饭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88-9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94-98页 |
6.1 结论 | 第94-97页 |
6.1.1 稻谷在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 | 第94页 |
6.1.2 不同贮藏条件下米饭蒸煮品质的研究 | 第94-95页 |
6.1.3 淀粉热特性与米饭质地相关分析 | 第95-96页 |
6.1.4 米粉的热机械特性与米饭质地相关分析 | 第96-97页 |
6.2 创新点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导师简介 | 第104-106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