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全国主要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布规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第11-12页
    1.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方法第12-14页
        1.3.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传统生化检测方法第12-13页
        1.3.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分子检测方法第13-14页
    1.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第14-16页
        1.4.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血清分型第14-15页
        1.4.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毒力基因第15-16页
        1.4.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耐药性第16页
    1.5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分子分型第16-18页
        1.5.1 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etrophoresis, PFGE)分型第16-17页
        1.5.2 扩增基因重复序列(REP/ERIC)-PCR 分型第17页
        1.5.3 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 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第17-18页
    1.6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8-21页
        1.6.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2.1 全国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调查第19页
            1.6.2.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第19-20页
            1.6.2.3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ERIC-PCR 指纹图谱的构建第20页
        1.6.3 本研究获得的项目资助第20-21页
第二章 全国主要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调查和分布规律第21-32页
    2.1 前言第21-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2.2.1 材料第22-23页
            2.2.1.1 样品采集第22-23页
            2.2.1.2 标准菌株第23页
            2.2.1.3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23页
            2.2.1.4 主要仪器第23页
        2.2.2 方法第23-25页
            2.2.2.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测第23-2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5-29页
        2.3.1 总体污染情况第25-26页
        2.3.2 不同食品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情况第26-27页
        2.3.3 不同城市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检出情况第27页
        2.3.4 两种国标方法比较第27-28页
        2.3.5 不同采样场所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污染情况第28-29页
    2.4 讨论第29-30页
    2.5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第32-49页
    3.1 前言第32-3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3-37页
        3.2.1 材料第33-35页
            3.2.1.1 菌株第33-34页
            3.2.1.2 主要试剂第34-35页
            3.2.1.3 主要器材第35页
        3.2.2 方法第35-37页
            3.2.2.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35页
            3.2.2.2 毒力基因检测第35-36页
            3.2.2.3 血清分型试验第36页
            3.2.2.4 药敏试验第36-37页
    3.3 结果第37-46页
        3.3.1 毒力基因检测第37-39页
            3.3.1.1 毒力基因在分离株中分布情况第37-38页
            3.3.1.2 毒力基因型别分布情况第38-39页
        3.3.2 血清分型第39-41页
            3.3.2.1 血清分型总体情况第39-40页
            3.3.2.2 五种血清分布情况第40页
            3.3.2.3 毒力基因与血清型的关系第40-41页
        3.3.3 药敏试验第41-46页
            3.3.3.1 抗菌药物敏感性总体情况第45页
            3.3.3.2 耐受多种抗菌药物的情况第45-46页
    3.4 讨论第46-47页
    3.5 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ERIC-PCR 分子分型研究第49-55页
    4.1 前言第4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9-54页
        4.2.1 材料第49-50页
            4.2.1.1 菌株第49页
            4.2.1.2 主要试剂第49-50页
            4.2.1.3 主要器材第50页
        4.2.2 方法第50-51页
            4.2.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第50页
            4.2.2.2 ERIC-PCR 分型第50-51页
        4.2.3 ERIC-PCR 分型结果第51-54页
            4.2.3.1 ERIC-PCR 指纹图谱第51-54页
    4.4 讨论第54页
    4.5 小结第54-55页
总结和展望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件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钝顶节旋藻高产藻株的诱变选育
下一篇:针对RNA-Seq数据的基因异构体表达水平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