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面向二语教学的“A+点儿+V!”、“V+A+点儿!”及“A+V+点儿!”对比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1-18页
    0.1 研究缘起第11页
    0.2 研究现状第11-16页
        0.2.1 本体视角的研究第12-15页
        0.2.2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的研究第15-16页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6-17页
    0.4 研究意义第17页
    0.5 语料来源第17-18页
第一章 三个祈使句式的意义第18-33页
    1.1 “A+点儿+V!”的句式义第18-21页
    1.2 “V+A点儿!”的句式义第21-22页
    1.3 “A+V+点儿!”的句式义第22-25页
        1.3.1 “A”是“多”和“少”时第23-24页
        1.3.2 “A”是“简单”时第24-25页
    1.4 “A+点儿+V!”和“V+A+点儿!”的语义比较第25-31页
        1.4.1 对“A”的调整的主动性强弱的差异第25-27页
        1.4.2 意义及组织信息方式的差异第27-28页
        1.4.3 “A+点儿”与“V”的语义关系的差异第28-31页
    1.5 小结第31-33页
第二章 三个祈使句式的构成要素第33-60页
    2.1 构成要素的相同之处第33-44页
        2.1.1 “V”的共同特征第33-38页
        2.1.2 “A”的共同特征第38-44页
    2.2 “A+点儿+V!”中的“V”和“A”第44-47页
        2.2.1 “A+点儿+V!”中的“V”第44-46页
        2.2.2 “A+点儿+V!”中的“A”第46-47页
    2.3 “V+A点儿!”中的“V”和“A”第47-52页
        2.3.1 “V+A点儿!”中的“V”第47-51页
        2.3.2 “V+A点儿!”中的“A”第51-52页
    2.4 “A+V+点儿!”中的“V”和“A”第52-56页
        2.4.1 “A+V+点儿!”中的“V”第53-55页
        2.4.2 “多”、“少”、“简单”的特殊性第55-56页
    2.5 小结第56-60页
第三章 留学生运用情况考察第60-79页
    3.1 留学生对于三个祈使句式构成要素的掌握情况分析第60-69页
        3.1.1 测试卷中题目的正误判断情况第60-63页
        3.1.2 测试卷中题目的修改情况第63-69页
    3.2 留学生对于三个祈使句式的意义的掌握情况分析第69-71页
    3.3 相关建议第71-77页
        3.3.1 教材编写建议第71-75页
        3.3.2 教学建议第75-77页
    3.4 小结第77-79页
结语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一第84-87页
附录二第87-89页
附录三第89-90页
后记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自动评分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金文與詩經共見語詞集釋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