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膳食纤维 | 第11页 |
1.2 (1→3)(1→4)-β-D-葡聚糖 | 第11-20页 |
1.2.1 β-葡聚糖的测定 | 第11-12页 |
1.2.2 β-葡聚糖的提取 | 第12-13页 |
1.2.3 β-葡聚糖的溶液特性 | 第13-14页 |
1.2.4 β-葡聚糖的结构 | 第14-16页 |
1.2.5 β-葡聚糖的结构分析方法 | 第16-20页 |
1.2.6 β-葡聚糖的摩尔质量 | 第20页 |
1.3 β-葡聚糖生理活性 | 第20-26页 |
1.3.1 胆固醇 | 第21-23页 |
1.3.2 餐后血糖与胰岛素反应 | 第23-24页 |
1.3.3 肠道菌群与免疫 | 第24-26页 |
1.4 立题背景、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1.4.1 立题背景、意义 | 第26-28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青稞、大麦与燕麦β-葡聚糖结构对比研究 | 第29-58页 |
2.1 前言 | 第29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29-32页 |
2.2.1 原料 | 第29-30页 |
2.2.2 试剂 | 第30-31页 |
2.2.3 仪器 | 第31-32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32-37页 |
2.3.1 青稞基本组分的测定 | 第32页 |
2.3.2 青稞β-葡聚糖的提取 | 第32-33页 |
2.3.3 β-葡聚糖的纯化 | 第33-34页 |
2.3.4 β-葡聚糖的纯度测定 | 第34-35页 |
2.3.5 β-葡聚糖的分子量测定 | 第35页 |
2.3.6 β-葡聚糖的精细结构测定 | 第35-36页 |
2.3.7 三螺旋结构的验证 | 第36页 |
2.3.8 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定 | 第36-37页 |
2.3.9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7页 |
2.3.10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7页 |
2.3.11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第37页 |
2.3.12 核磁共振分析(NMR) | 第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56页 |
2.4.1 青稞的基本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2.4.2 青稞与燕麦β-葡聚糖的纯化 | 第38-39页 |
2.4.3 纯度与分子量对比 | 第39-40页 |
2.4.4 精细结构对比 | 第40-43页 |
2.4.5 三螺旋结构验证 | 第43-44页 |
2.4.6 粒径与ZETA电位对比 | 第44-45页 |
2.4.7 红外光谱对比 | 第45-47页 |
2.4.8 表观结构对比 | 第47-50页 |
2.4.9 核磁共振分析对比 | 第50-5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体外β-葡聚糖束缚胆汁酸的研究 | 第58-83页 |
3.1 前言 | 第58-59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59-60页 |
3.2.1 原料 | 第59页 |
3.2.2 试剂 | 第59-60页 |
3.2.3 仪器 | 第60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60-64页 |
3.3.1 传统体外胆汁酸结合试验 | 第60-61页 |
3.3.2 体外肠道模拟胆汁酸束缚试验 | 第61-63页 |
3.3.3 β-葡聚糖分子量的测定 | 第63-6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4-81页 |
3.4.1 传统体外结合胆汁酸试验结果 | 第64-66页 |
3.4.2 体外肠道模型的验证 | 第66-70页 |
3.4.3 青稞、大麦与燕麦β-葡聚糖束缚胆汁酸能力对比 | 第70-72页 |
3.4.4 不同pH下β-葡聚糖束缚胆汁酸的能力 | 第72-74页 |
3.4.5 不同pH下β-葡聚糖束缚不同胆酸的能力 | 第74-77页 |
3.4.6 β-葡聚糖束缚具有不同胆酸比例的胆汁酸的能力 | 第77-79页 |
3.4.7 β-葡聚糖与胆汁酸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新假说 | 第79-8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件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