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前言 | 第13-20页 |
1 南美白对虾简介 | 第13页 |
2 我国对虾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3 对虾保鲜技术及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低温保鲜 | 第14-15页 |
·气调保鲜包装技术 | 第15-16页 |
·化学保鲜 | 第16页 |
·生物保鲜 | 第16-20页 |
第一章 分子鉴定南美白对虾身体五个部位的菌群结构 | 第20-38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试验样品 | 第20页 |
·样品采集 | 第20页 |
·样品处理 | 第20页 |
·试验耗材、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0-22页 |
·实验耗材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1-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对虾各部位细菌沉淀的获取 | 第22页 |
·提取对虾肠道、胃、腹线、肌肉、头部细菌DNA | 第22-24页 |
·对虾肠道细菌DNA提取 | 第22-23页 |
·对虾胃、腹线、肌肉、头部细菌DNA提取 | 第23-24页 |
3 对虾各部位细菌16S rDNA V3区PCR扩增 | 第24-25页 |
·V3-PCR(引物带GC夹子) | 第24-25页 |
·Reconditioning PCR扩增 | 第25页 |
4 PCR-DGGE分析 | 第25-27页 |
·DGGE原理 | 第25-26页 |
·DGGE操作步骤 | 第26-27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对虾各部位细菌DNA提取结果 | 第27页 |
·对虾各部位细菌16S rDNA V3区PCR扩增结果图 | 第27-29页 |
·对虾各部位菌群16S V3区PCR-DGGE检测结果 | 第29-36页 |
·综合分析南美白对虾各部位菌群分布情况 | 第31-32页 |
·南美白对虾各部位菌群构成 | 第32-34页 |
·细菌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树 | 第34-36页 |
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7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南美白对虾菌群结构综合研究 | 第38-6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8-40页 |
·实验样品 | 第38页 |
·样品采集 | 第38页 |
·样品处理 | 第38页 |
·实验耗材、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8-40页 |
·实验试剂和耗材 | 第38-39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39-4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三种对虾样品中细菌DNA提取 | 第40页 |
3 三种对虾样品细菌16S rDNA V3区PCR扩增 | 第40-41页 |
·V3-PCR(引物带GC夹子) | 第40-41页 |
·Reconditioning PCR扩增 | 第41页 |
4 细菌16S V3区PCR-DGGE | 第41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三种对虾中细菌DNA提取结果 | 第41-42页 |
·三种对虾样品中细菌16S V3区PCR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三种对虾样品细菌16S V3区PCR-DGGE检测结果 | 第43-59页 |
·综合分析样品Ⅰ、Ⅱ、Ⅲ所含菌群 | 第44-46页 |
·样品Ⅲ特有菌群的构成 | 第46-47页 |
·样品ⅠDGGE条带鉴定结果及其系统发育树 | 第47-50页 |
·样品ⅡDGGE条带鉴定结果及其系统发育树 | 第50-53页 |
·样品ⅢDGGE条带鉴定结果及其系统发育树 | 第53-57页 |
·样品Ⅰ、Ⅱ、Ⅲ菌群构成特点 | 第57-59页 |
6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7 讨论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南美白对虾抑菌保鲜效果的研究 | 第61-8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1-62页 |
·实验样品 | 第61页 |
·实验试剂和耗材 | 第61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1-6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2-64页 |
·样品处理 | 第62-63页 |
·细菌DNA的提取 | 第63-64页 |
3 细菌16S rDNA的V3区PCR扩增 | 第64-66页 |
·V3-PCR(引物带GC夹子) | 第64页 |
·Reconditioning PCR扩增 | 第64页 |
·16S V3区PCR-DGGE | 第64页 |
·回收DGGE条带 | 第64页 |
·DGGE条带的克隆测序 | 第64-66页 |
·V3-PCR验证条带大小 | 第64页 |
·PCR产物的纯化回收 | 第64-65页 |
·PCR产物连接 | 第65页 |
·PCR产物的转化与克隆 | 第65-66页 |
·测序结果处理 | 第66页 |
4 菌液PCR | 第66-67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67-81页 |
·对虾0℃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定、PH及细菌总数变化 | 第67-70页 |
·南美白对虾感官评定 | 第67-68页 |
·pH测定 | 第68-69页 |
·细菌总数测定 | 第69-70页 |
·对虾0℃贮藏过程中细菌DNA提取结果 | 第70-71页 |
·对虾0℃贮藏过程中细菌16S V3区PCR扩增结果 | 第71-72页 |
·PCR验证条带大小结果 | 第72页 |
·细菌16S V3区PCR-DGGE图谱 | 第72-81页 |
·保鲜处理前后菌相变化分析 | 第76-79页 |
·菌群系统发育树 | 第79-81页 |
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7 讨论 | 第82-8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1 第一章 前期试验PCR-DGGE主要条带测序结果 | 第90-94页 |
附录2 第二章 样品ⅠPCR-DGGE主要条带测序结果 | 第94-97页 |
附录3 第二章 样品ⅡPCR-DGGE主要条带测序结果 | 第97-103页 |
附录4 第二章 样品ⅢPCR-DGGE主要条带测序结果 | 第103-110页 |
附录5 第三章 PCR-DGGE主要条带测序结果 | 第110-116页 |
附录6 实验试剂和培养基 | 第11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