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致谢 | 第9-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我国水产发展现状 | 第14页 |
·水产贮藏中品质变化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冷藏保鲜 | 第15-16页 |
·冻藏保鲜 | 第16-17页 |
·冰温保鲜 | 第17页 |
·微冻保鲜 | 第17-19页 |
·水产品低温贮藏过程中体内冰晶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乌鳢 | 第21-2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微冻保鲜与冻藏保鲜对乌鳢品质的影响比较 | 第24-44页 |
·前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样品处理 | 第25-26页 |
·理化指标测定 | 第26-28页 |
·感官分析 | 第28-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42页 |
·冻结曲线测定 | 第30页 |
·pH变化分析 | 第30-31页 |
·乌鳢鱼块失水率的变化分析 | 第31-35页 |
·盐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分析 | 第35-36页 |
·质构变化分析 | 第36-39页 |
·AG酶(α-葡糖苷酶),NAG酶(β-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 第39-40页 |
·感官评价得分的变化情况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不同冻结方式对乌鳢冻藏品质的影响比较 | 第44-58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5页 |
·样品处理 | 第45-46页 |
·理化指标测定 | 第46页 |
·感官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7页 |
·冻藏过程中鱼肉pH的变化 | 第47-48页 |
·冻藏过程中鱼肉持水力的变化 | 第48-50页 |
·冻藏过程中鱼肉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冻藏过程中鱼肉质构变化 | 第51-54页 |
·冻藏过程中AG酶(α-葡糖苷酶),NAG酶(β-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 第54-55页 |
·冻藏过程中鱼肉感官评价得分的变化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低温je藏过程中乌銷鱼肉组织微观结构随pe藏时间的变化研究 | 第58-68页 |
·前言 | 第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1页 |
·主要原料与试剂 | 第58-59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乌鳢肌肉组织石蜡切片 | 第59-60页 |
·取材固定 | 第59页 |
·脱水和透明 | 第59-60页 |
·浸蜡 | 第60页 |
·包埋 | 第60页 |
·切片、摊片、烤片 | 第60页 |
·染色(HE染色) | 第60页 |
·扫描电镜观察用样品制备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7页 |
·不同低温保鲜方式对乌鳢肌肉贮藏期间的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比较 | 第61-64页 |
·不同冻结方式对乌鳢肌肉冻藏期间的组织微观结构的影响比较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附录 | 第78-8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期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