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8页 |
致谢 | 第8-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5页 |
·枸杞概述 | 第13-25页 |
·枸杞的命名、分布 | 第13-15页 |
·枸杞的植物化学成分 | 第15-19页 |
·枸杞的生物活性 | 第19-24页 |
·枸杞的毒性 | 第24-25页 |
·推荐用量 | 第25页 |
·农产品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常规干燥 | 第25-26页 |
·热风干燥 | 第26页 |
·冷冻干燥 | 第26页 |
·微波干燥 | 第26-27页 |
·远红外干燥 | 第27页 |
·太阳能干燥 | 第27页 |
·太阳能干燥系统 | 第27-30页 |
·自然对流型 | 第27-28页 |
·强迫对流型 | 第28-30页 |
·枸杞的常规食用方法-冲泡 | 第30-31页 |
·本文立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1-35页 |
·立题背景 | 第31页 |
·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 第31-33页 |
·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一种小型枸杞太阳能干燥设备的研制 | 第35-44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第36-42页 |
·太阳能集热器 | 第37-38页 |
·水箱 | 第38-39页 |
·干燥室 | 第39-41页 |
·控制系统 | 第41-42页 |
·能量利用计算 | 第42页 |
·太阳能干燥设备的设计和利用特点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不同干燥方法对枸杞干燥特性和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44-70页 |
·引言 | 第44-45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45-50页 |
·试验原料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50页 |
干燥方法 | 第45-46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46-50页 |
干燥参数 | 第46-47页 |
·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的测定 | 第46页 |
·温湿度和量半径的测定 | 第46页 |
·风速和太阳能总辐射的记录 | 第46-47页 |
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47页 |
·色差测定 | 第47页 |
·复水性 | 第47页 |
·感官分析 | 第47页 |
·微观结构 | 第47页 |
化学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47-50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 第48-49页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49页 |
·总黄酮的测定 | 第49页 |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49-50页 |
·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 | 第50页 |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50页 |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8页 |
不同干燥方式对枸杞干燥特性的影响 | 第50-59页 |
·干燥期间日晒和阴干干燥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50-51页 |
·干燥期间日晒和阴干干燥水分活度的变化分析 | 第51-52页 |
·干燥期间日晒和阴干干燥环境温度的变化分析 | 第52-53页 |
·干燥期间日晒和阴干干燥环境湿度的变化分析 | 第53-54页 |
·干燥期间日晒和阴干干燥环境风速的变化分析 | 第54页 |
·干燥期间日晒和阴干干燥环境风速的变化分析 | 第54-55页 |
·干燥期间太阳能干燥参数的变化分析 | 第55-56页 |
·干燥期间太阳能干燥干燥室温度的变化分析 | 第56-57页 |
·干燥期间太阳能干燥干燥室温度的变化分析 | 第57页 |
·干燥期间太阳能干燥样品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57-58页 |
·干燥期间太阳能干燥样品水分活度的变化分析 | 第58-59页 |
不同干燥方式对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59-63页 |
·不同干燥样品复水性变化分析 | 第59-60页 |
·不同干燥样品色差变化分析 | 第60页 |
·不同干燥样品感官品质变化分析 | 第60-61页 |
·不同干燥样品微观结构分析 | 第61-63页 |
不同干燥方式对枸杞化学成分及抗氧能力的影响 | 第63-68页 |
·枸杞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多糖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63-64页 |
·枸杞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64-65页 |
·枸杞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65-66页 |
·枸杞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总酚,总黄铜含量的变化分析 | 第66-67页 |
·枸杞不同干燥方法干燥后ABTS,DPPH,FRAP抗氧化能力的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枸杞冲泡液中植物化学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第70-89页 |
·引言 | 第70-7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1-73页 |
·材料 | 第71页 |
·试剂 | 第71页 |
·仪器 | 第71-72页 |
·试验方法 | 第72-73页 |
·枸杞冲泡冲泡液的制备 | 第72页 |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72-73页 |
·不同处理冲泡液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72页 |
·不同处理冲泡液总类胡萝卜素的测定 | 第72-73页 |
·不同处理冲泡液色差变化的测定 | 第73页 |
·不同处理冲泡液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73页 |
·不同处理冲泡液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73页 |
·不同处理冲泡液DPPH,FRAP,ABTS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73页 |
·数据分析 | 第7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7页 |
冲泡温度及次数实验 | 第73-80页 |
·不同温度和次数枸杞冲泡液色差分析 | 第73-76页 |
·不同温度和次数枸杞冲泡液多糖分析 | 第76页 |
·不同温度和次数枸杞冲泡液总类胡萝卜素分析 | 第76-77页 |
·不同温度和次数枸杞冲泡液总酚,总黄酮分析 | 第77-78页 |
·不同温度和次数枸杞冲泡液抗氧化能力分析 | 第78-80页 |
冲泡时间实验 | 第80-87页 |
·不同温度和时间枸杞冲泡液色差分析 | 第80-83页 |
·不同温度和时间枸紀冲泡液多糖分析 | 第83页 |
·不同温度和时间枸杞冲泡液类胡萝卜素分析 | 第83-84页 |
·不同温度和时间枸杞冲泡液总酚,总黄酮分析 | 第84-85页 |
·不同温度和时间枸杞冲泡液ABTS,DPPH,FRAP抗氧化能力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9页 |
作者简历 | 第99页 |
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99页 |
在校期间的获奖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