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界定 | 第7-8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9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9页 |
(三) 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第一章 关于第二语言教学法的认识 | 第10-22页 |
第一节 教学法的定义和地位 | 第10-11页 |
一、 定义 | 第10页 |
二、 地位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流派 | 第11-18页 |
一、 传统派 | 第12-14页 |
二、 改革派 | 第14-17页 |
三、 其他教学法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国内外二语教学法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一、 国外二语教学法研究 | 第18-19页 |
二、 国内二语教学法研究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设计 | 第22-25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一、 访谈 | 第22页 |
二、 课堂观察 | 第22-23页 |
三、 调查问卷 | 第23页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第23-25页 |
一、 前期准备阶段 | 第23-24页 |
二、 中期撰写阶段 | 第24页 |
三、 后期撰写及修改阶段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54页 |
第一节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5-30页 |
一、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历程的访谈 | 第25-28页 |
二、 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应用历程的访谈 | 第28-30页 |
第二节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第30-33页 |
一、 对教师所用教学法的课堂观察 | 第30-32页 |
二、 对学生互动情况的课堂观察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33-49页 |
一、 被试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二、 基本题目分析 | 第34-38页 |
三、 独立样本 T 检定与分析 | 第38-4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9-54页 |
一、 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应用教学法的特点 | 第49-52页 |
二、 学生对教学法的反馈情况 | 第52-54页 |
第四章 针对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的改进建议 | 第54-64页 |
第一节 教师对教学法的改进 | 第54-59页 |
一、 理论研究要更扎实 | 第54-57页 |
二、 实际应用要更灵活 | 第57-58页 |
三、 交流创新要多进行 | 第58-59页 |
第二节 教研小组对教学法的改进 | 第59-60页 |
第三节 教学管理者对于教学法的改进 | 第60-64页 |
一、 加强校际校内的专业交流与合作 | 第61-62页 |
二、 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与利用 | 第62-63页 |
三、 加强教学分班中对学生学习目的的考察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4-66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4-65页 |
一、 教师偏向应用固定的、较为传统的教学法 | 第64页 |
二、 教师对于教学法的学习研究少、交流学习少 | 第64页 |
三、 学校层面应对对外汉语教学给予更多关注 | 第64-65页 |
四、 学生的反馈很重要 | 第65页 |
第二节 研究中的不足 | 第65-66页 |
注释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