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剧中重唱的作用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重唱及歌剧中的重唱 | 第9-15页 |
| (一) 重唱的产生及发展 | 第9-10页 |
| (二) 歌剧中的重唱 | 第10-15页 |
| 1、"交响思维"在歌剧创作中的引用 | 第10-11页 |
| 2、歌剧创作者推动重唱发展 | 第11-15页 |
| 二、歌剧重唱的类型 | 第15-45页 |
| (一) 根据声部分类 | 第15-26页 |
| 1、二重唱 | 第15-26页 |
| 2、三重唱、四重唱等多声部重唱 | 第26页 |
| (二) 根据情节和音乐表现分类 | 第26-33页 |
| 1、抒情性重唱 | 第26-29页 |
| 2、叙事性重唱 | 第29页 |
| 3、戏剧性重唱 | 第29-33页 |
| (三) 根据曲式结构分类 | 第33-34页 |
| 1、片断性的重唱 | 第33页 |
| 2、结构完整的重唱 | 第33页 |
| 3、矛盾冲突场面的重唱 | 第33-34页 |
| (四) 重唱与其它演唱形式交置 | 第34-45页 |
| 1、独唱与重唱 | 第35-39页 |
| 2、复式重唱(重唱与重唱) | 第39页 |
| 3、重唱与合唱 | 第39-43页 |
| 4、独唱、重唱与合唱 | 第43-45页 |
| 三、重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 第45-52页 |
| (一) 加强了歌剧的戏剧性和立体化效果 | 第45-46页 |
| (二) 铺垫歌剧高潮的进行 | 第46页 |
| (三) 精炼歌剧的内容 | 第46-47页 |
| (四) 提升歌剧艺术的审美价值 | 第47-52页 |
| 1、综合的依存美 | 第47-48页 |
| 2、音响的和谐美 | 第48页 |
| 3、矛盾的冲突美 | 第48-49页 |
| 4、戏剧的抒情美 | 第49-52页 |
| 四、重唱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作用 | 第52-57页 |
| (一) 有助于提高声乐演唱能力 | 第52-53页 |
| 1、提高声乐演唱技巧 | 第52-53页 |
| 2、提高视唱练耳水平 | 第53页 |
| (二) 提高舞台综合表演能力 | 第53-55页 |
| 1、准确把握歌剧人物形象 | 第53-54页 |
| 2、提高舞台表演的整体感 | 第54-55页 |
| (三) 加强集体协作能力 | 第55页 |
| (四) 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 | 第55-57页 |
| 结语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