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图式理论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二)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三)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页 |
四、图式及图式理论概述 | 第13-16页 |
(一)图式与图式理论 | 第13-14页 |
(二)图式的分类 | 第14-15页 |
(三)图式理论的应用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分析 | 第16-21页 |
一、教学设计可行性分析 | 第16-18页 |
(一)相互作用模式能有效指导中级阅读教学 | 第16-17页 |
(二)图式理论应用于中级阅读教学的优势 | 第17-18页 |
二、教学要素分析 | 第18-21页 |
(一)使用教材分析 | 第18页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第18-19页 |
(三)教学目标分析 | 第19页 |
(四)教学策略分析 | 第19-20页 |
(五)教学方法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案例 | 第21-33页 |
一、案例一:“细读”课文《从大到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教学设计 | 第21-26页 |
(一)教学对象 | 第21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21页 |
(三)教学重难点 | 第21页 |
(四)课时安排 | 第21页 |
(五)教学环节 | 第21-26页 |
二、案例二:“通读”课文《<西游记>与<大闹天宫>》的教学设计 | 第26-29页 |
(一)教学对象 | 第26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26页 |
(三)教学重难点 | 第26页 |
(四)课时安排 | 第26页 |
(五)教学环节 | 第26-29页 |
三、案例三:“略读”课文《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教学设计 | 第29-33页 |
(一)教学对象 | 第29页 |
(二)教学目标 | 第29页 |
(三)教学重难点 | 第29-30页 |
(四)课时安排 | 第30页 |
(五)教学环节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中级阅读课教学设计反思 | 第33-36页 |
一、教学设计评价 | 第33-34页 |
(一)教学设计的优点 | 第33-34页 |
(二)教学设计的不足 | 第34页 |
二、教学建议 | 第34-36页 |
(一)转变教师角色 | 第35页 |
(二)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 第35页 |
(三)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相结合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1页 |
附录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