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肠道菌群与健康 | 第11-15页 |
1.1.1 肠道微生物菌群 | 第11页 |
1.1.2 肠道菌群功能 | 第11-12页 |
1.1.3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1.4 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 | 第13-14页 |
1.1.5 健康肠道菌群的获得 | 第14-15页 |
1.2 膳食纤维 | 第15-19页 |
1.2.1 半纤维素与木聚糖 | 第15-16页 |
1.2.2 木聚糖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膳食纤维的微生物代谢 | 第17-19页 |
1.2.4 膳食纤维降解的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木聚糖对大鼠肠道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1.2 仪器 | 第21-22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1.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24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4-31页 |
2.2.1 木糖标准曲线 | 第24-25页 |
2.2.2 酶活力和气巴蓝吸光值关系曲线 | 第25页 |
2.2.3 木聚糖对大鼠粪便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5-28页 |
2.2.4 鼠不同肠段木聚糖降解率 | 第28-29页 |
2.2.5 大鼠肠道木聚糖酶的水解产物 | 第29-31页 |
2.3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木聚糖对大鼠肠道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 第33-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3.1.1 试剂 | 第33页 |
3.1.2 仪器 | 第33页 |
3.1.3 大鼠来源、分组与饲养 | 第33页 |
3.1.4 鼠便中短链脂肪酸测定 | 第33-34页 |
3.2 结果 | 第34-37页 |
3.2.1 鼠便中短链脂肪酸组分 | 第34-35页 |
3.2.2 各组分质谱鉴定 | 第35-37页 |
3.3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木聚糖对大鼠生长发育与代谢的影响 | 第39-4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4.1.2 仪器 | 第39页 |
4.1.3 大鼠来源、分组与饲养 | 第39页 |
4.1.4 生长发育指标及脂肪沉积测定 | 第39-40页 |
4.1.5 血清指标测定 | 第40页 |
4.1.6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0页 |
4.2 结果 | 第40-41页 |
4.2.1 木聚糖对大鼠生长发育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木聚糖对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1页 |
4.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大鼠粪便微生物培养 | 第43-4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5.1.1 材料与试剂 | 第43页 |
5.1.2 仪器 | 第43页 |
5.1.3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5.1.4 数据统计方法 | 第44页 |
5.2 结果 | 第44-47页 |
5.2.1 粪便总微生物数量 | 第44-45页 |
5.2.2 产木聚糖酶微生物数量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大鼠粪便微生物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 | 第47-54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6.1.1 材料 | 第47页 |
6.1.2 试剂及仪器 | 第47页 |
6.1.3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6.2 结果 | 第49-53页 |
6.2.1 粪便微生物总DNA的提取效果 | 第49页 |
6.2.2 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电泳结果 | 第49-50页 |
6.2.3 目的片段的纯化质量 | 第50页 |
6.2.4 克隆文库测序分析 | 第50-53页 |
6.3 讨论 | 第53-5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7.1 总结 | 第54-55页 |
7.2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