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3页 |
(一) 定、状语的本体研究成果综述 | 第8-11页 |
(二) 汉、泰语定、状语对比分析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三)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汉、泰语定、状语对比分析 | 第15-30页 |
第一节 汉、泰语定、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 | 第15-24页 |
一、汉、泰语定语和中心语位置对比分析 | 第15-19页 |
二、汉、泰语状语和中心语位置对比分析 | 第19-24页 |
第二节 汉、泰语定、状语和中心语意义类型的关系 | 第24-30页 |
一、汉、泰语定语与中心语意义类型对比分析 | 第24-27页 |
二、汉、泰语状语与中心语意义类型对比分析 | 第27-30页 |
第二章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 | 第30-41页 |
第一节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偏误类型 | 第30-35页 |
一、遗漏 | 第30-32页 |
二、误加 | 第32-33页 |
三、错序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定语和状语的偏误形成原因 | 第35-41页 |
一、母语的负迁移 | 第35-37页 |
二、目的语知识的缺乏 | 第37-38页 |
三、教学因素的干扰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对泰学生汉语定、状语的教学策略 | 第41-47页 |
第一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 | 第41-43页 |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41-42页 |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运用 | 第43-47页 |
一、加强语言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二、形成正确的语感、减少语内负迁移 | 第44页 |
三、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素质 | 第44-45页 |
四、鼓励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策略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