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1 膳食纤维概述 | 第12-18页 |
1.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第12-13页 |
1.2 膳食纤维分类与组成 | 第13-15页 |
1.3 膳食纤维特性 | 第15-16页 |
1.4 膳食纤维的生理调节功能 | 第16-18页 |
2 膳食纤维制备工艺 | 第18-20页 |
2.1 化学法 | 第18页 |
2.2 酶法 | 第18-19页 |
2.3 酶-化学法 | 第19页 |
2.4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9页 |
2.5 其他方法 | 第19-20页 |
3 膳食纤维改性处理与应用 | 第20-23页 |
3.1 物理方法 | 第20-22页 |
3.2 化学方法 | 第22页 |
3.3 生物方法 | 第22-23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页 |
4.2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二章 食用菌发酵制备豆渣膳食纤维菌种筛选 | 第30-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1.1 材料与试剂 | 第30-32页 |
1.2 方法 | 第32-33页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2.1 豆渣中主要成分 | 第33-34页 |
2.2 菌体生长速度及其膳食纤维含量 | 第34页 |
2.3 发酵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 第34-37页 |
2.4 发酵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 | 第37-39页 |
2.5 发酵后膳食纤维含量 | 第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金属离子及发酵条件对豆渣膳食纤维品质影响 | 第42-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42-4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1.4 培养基 | 第43页 |
1.5 菌种培养及接种 | 第43页 |
1.6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1.7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4-45页 |
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2.1 pH、均质时间和料液比对膳食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45-47页 |
2.2 矿物元素对膳食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47-49页 |
2.3 发酵条件对膳食纤维品质的影响 | 第49-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第四章 发酵豆渣SDF理化性质与抗氧化能力研究 | 第58-7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3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58-59页 |
1.4 方法 | 第59-63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72页 |
2.1 紫外光谱分析(UV) | 第63-64页 |
2.2 SDF分子量分布 | 第64-66页 |
2.3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8页 |
2.4 单糖组成分析 | 第68-70页 |
2.5 还原力测定 | 第70-71页 |
2.6 DPPH清除能力测定 | 第71页 |
2.7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第71-72页 |
2.8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测定 | 第72页 |
3 讨论 | 第72-7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第五章 超细微粉碎对豆渣发酵膳食纤品质的影响 | 第76-8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76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76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76-77页 |
1.4 方法 | 第77-79页 |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7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4页 |
2.1 发酵豆渣IDF与原料豆渣IDF物化性质 | 第79-82页 |
2.2 超细微粉碎豆渣IDF物化性质 | 第82-84页 |
3 讨论 | 第84-8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全文结论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