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习得研究的现状 | 第13-14页 |
1.3.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2 实验设计 | 第16-23页 |
2.1 实验对象 | 第16-19页 |
2.2 选取实验字音 | 第19-20页 |
2.3 实验程序 | 第20-23页 |
2.3.1 听力测试 | 第20-21页 |
2.3.2 口语测试 | 第21-23页 |
3 听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23-45页 |
3.1 声调偏误统计 | 第23-38页 |
3.1.1 阴平调偏误的分组统计 | 第24-27页 |
3.1.2 阳平调偏误的分组统计 | 第27-31页 |
3.1.3 上声调偏误的分组统计 | 第31-35页 |
3.1.4 去声调偏误的分组统计 | 第35-38页 |
3.2 单字声调偏误分析 | 第38-42页 |
3.3 听辨调偏误总体情况和偏误类型 | 第42-45页 |
4 口语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56页 |
4.1 输出型单字调调类统计分析 | 第45-47页 |
4.2 调域偏误统计和分析 | 第47-49页 |
4.3 调型和调值分析 | 第49-56页 |
4.3.1 制作声调图 | 第49-53页 |
4.3.2 声调的调型和调值的评估 | 第53-56页 |
5 教学策略 | 第56-65页 |
5.1 常规语音教学策略之声调课堂教学 | 第57-59页 |
5.2 实验语音软件PRAAT辅助声调教学和学习 | 第59-62页 |
5.3 声带控制法改善声调发音 | 第62-65页 |
6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 | 第7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