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1 教师幸福感现状 | 第12页 |
1.1.2 对教师幸福感缺乏实证研究 | 第12-13页 |
1.1.3 提高教师幸福感水平十分重要 | 第13-14页 |
1.2 问题提出 | 第14-16页 |
1.2.1 理论依据 | 第14-15页 |
1.2.2 现实依据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感恩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1.1 感恩的内涵研究 | 第17-18页 |
2.1.2 感恩的研究理论 | 第18-20页 |
2.1.3 感恩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2.1.4 感恩的测量 | 第21页 |
2.1.5 感恩的干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2 幸福感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2.2.1 幸福感的内涵 | 第23页 |
2.2.2 幸福感的测量 | 第23-24页 |
2.2.3 教师幸福感的现状 | 第24页 |
2.2.4 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3 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第25-27页 |
3 感恩干预对提升中学教师幸福感的应用研究 | 第27-37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7页 |
3.2 研究方法和对象 | 第27-28页 |
3.2.1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2.2 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8-29页 |
3.3.1 多维感恩量表(GRAT) | 第28页 |
3.3.2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 第28页 |
3.3.3 应对方式量表(CSQ) | 第28-29页 |
3.3.4 团体成员意见反馈表 | 第29页 |
3.3.5 团体成员行为反馈表 | 第29页 |
3.4 研究流程 | 第29-31页 |
3.4.1 筛选被试 | 第29页 |
3.4.2 制定初步方案 | 第29-30页 |
3.4.3 专家评审 | 第30页 |
3.4.4 修订方案 | 第30页 |
3.4.5 实施前测 | 第30页 |
3.4.6 团体辅导干预 | 第30页 |
3.4.7 质性分析材料的收集 | 第30-31页 |
3.4.8 进行后测与短期效果评估 | 第31页 |
3.4.9 长期效果追踪 | 第31页 |
3.5 团体辅导干预方案 | 第31-37页 |
3.5.1 团体目标 | 第31页 |
3.5.2 团体领导者 | 第31页 |
3.5.3 团体辅导方案 | 第31-35页 |
3.5.4 专家效度检验 | 第35-37页 |
4 感恩干预对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4.1 定量分析 | 第37-43页 |
4.1.1 干预前后感恩量表结果差异分析 | 第37页 |
4.1.2 干预前后感恩分量表结果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4.1.3 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结果差异分析 | 第38页 |
4.1.4 干预前后总体幸福感分量表结果差异分析 | 第38页 |
4.1.5 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量表结果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4.1.6 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分量表结果差异分析 | 第39页 |
4.1.7 团体辅导短期效果的评估 | 第39-40页 |
4.1.8 团体辅导长期效果的追踪 | 第40-43页 |
4.2 定性分析 | 第43-50页 |
4.2.1 从教师的每日感悟中了解感受和变化 | 第43-46页 |
4.2.2 领导者观察到的成员的情绪、语言及行为的变化 | 第46-48页 |
4.2.3 个案分析 | 第48-50页 |
5 讨论 | 第50-58页 |
5.1 感恩团体辅导对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效果讨论 | 第50-51页 |
5.1.1 感恩团体辅导对提升教师感恩品质的效果 | 第50页 |
5.1.2 感恩干预对提升教师幸福感的效果 | 第50-51页 |
5.2 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 | 第51-54页 |
5.2.1 团体凝聚力因子 | 第51-52页 |
5.2.2 行为模仿因子 | 第52-53页 |
5.2.3 提高社交技巧因子 | 第53页 |
5.2.4 人际学习因子 | 第53页 |
5.2.5 利他主义因子 | 第53-54页 |
5.3 开展团体辅导应注意的问题 | 第54-56页 |
5.3.1 鼓励团体成员的分享和感悟 | 第54-55页 |
5.3.2 建立良好的团体氛围 | 第55页 |
5.3.3 主题设计符合教师实际 | 第55-56页 |
5.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56页 |
5.4.1 系统开发了一套感恩干预下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团体辅导方案 | 第56页 |
5.4.2 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第56页 |
5.5 存在的不足 | 第56-57页 |
5.5.1 团体干预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 | 第56-57页 |
5.5.2 对自行编制的他评量表没有进行信效度检测 | 第57页 |
5.6 本研究需要改进及深入的方面 | 第57-58页 |
5.6.1 如何通过改进可以提升教师的总体幸福感的各个方面 | 第57页 |
5.6.2 将团体干预与个别辅导深入结合 | 第57-58页 |
6 结论和建议 | 第58-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6.2 建议 | 第58-61页 |
6.2.1 关注教师幸福感,树立积极的幸福观 | 第58-59页 |
6.2.2 提高教师积极情绪 | 第59页 |
6.2.3 将感恩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 | 第59页 |
6.2.4 教师自身提高感恩意识和幸福感水平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81页 |
附录1:多维感恩量表 | 第66-68页 |
附录2:总体幸福感量表 | 第68-70页 |
附录3:应对方式量表 | 第70-73页 |
附录4:感恩提升教师幸福感团体辅导方案(团体领导者版) | 第73-81页 |
附录5:感恩干预团体辅导方案(团体成员版)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