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蛋品加工工业论文--蛋品加工及制品论文

优质皮蛋加工新工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皮蛋概述第10-14页
        1.2.1 皮蛋相关定义第10-11页
        1.2.2 皮蛋的营养和食疗价值第11页
        1.2.3 皮蛋的特征第11-14页
    1.3 影响皮蛋品质的因素第14-19页
        1.3.1 原料蛋质量第14页
        1.3.2 料液碱度第14-15页
        1.3.3 腌制温度第15-16页
        1.3.4 腌制时间第16-17页
        1.3.5 辅助配料第17-19页
    1.4 皮蛋加工工艺研究进展第19-20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第20-22页
        1.5.1 课题研究意义第20-21页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6 课题创新性第22-23页
第2章 碱诱导下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影响因素研究第23-38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3-25页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3-24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27页
        2.3.1 NaOH浓度对碱诱导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第25页
        2.3.2 温度对碱诱导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第25-26页
        2.3.3 不同添加剂对碱诱导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第26-27页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7-36页
        2.4.1 NaOH浓度对碱诱导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第27-29页
        2.4.2 温度对碱诱导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第29-31页
        2.4.3 不同添加剂对碱诱导的蛋清蛋白凝胶强度的影响第31-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皮蛋腌制过程中理化特性变化研究第38-51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8-39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8-39页
        3.2.2 实验仪器第39页
    3.3 实验方法第39-41页
        3.3.1 皮蛋腌制第39-40页
        3.3.2 料液碱浓度测定第40页
        3.3.3 蛋白和蛋黄pH、游离碱度测定第40页
        3.3.4 蛋白TPA质构分析第40页
        3.3.5 皮蛋的感观质量检查第40-41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1-49页
        3.4.1 皮蛋腌制过程中料液碱浓度的变化第41-42页
        3.4.2 皮蛋腌制过程中蛋白和蛋黄pH、游离碱度的变化第42-43页
        3.4.3 皮蛋腌制过程中蛋白的质构特性的变化第43-45页
        3.4.4 皮蛋腌制过程中蛋壳、蛋白和蛋黄感观质量变化第45-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氢氧化钠梯度浓度法制备安全优质皮蛋工艺研究第51-67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1-52页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1-52页
        4.2.2 实验仪器第52页
    4.3 试验方法第52-55页
        4.3.1 转色期最佳NaOH浓度的初选第52-53页
        4.3.2 NaOH梯度浓度正交实验设计第53页
        4.3.3 高碱和高温腌制方法初探第53-54页
        4.3.4 改进试验第54-55页
        4.3.5 最优工艺复选试验第55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5-66页
        4.4.1 转色期最佳NaOH浓度的初选第55-56页
        4.4.2 NaOH梯度浓度正交实验第56-60页
        4.4.3 高碱和高温腌制方法初探第60-61页
        4.4.4 正交结果较好3组改进实验第61-63页
        4.4.5 最佳工艺复选试验第63-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5章 产品各项理化指标分析测定第67-77页
    5.1 引言第67页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7-69页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67-68页
        5.2.2 实验仪器第68-69页
    5.3 试验方法第69-70页
        5.3.1 水分含量测定第69页
        5.3.2 灰分含量测定第69页
        5.3.3 总碱度测定第69页
        5.3.4 pH测定第69页
        5.3.5 游离碱度测定第69页
        5.3.6 金属元素测定第69-70页
        5.3.7 蛋白的质构特性测定第70页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76页
        5.4.1 水分含量第70-71页
        5.4.2 灰分含量第71页
        5.4.3 总碱度含量第71-72页
        5.4.4 pH第72-73页
        5.4.5 游离碱度含量第73页
        5.4.6 金属元素含量第73-75页
        5.4.7 蛋白的质构特性第75-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主要结论第77-78页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酱油工业菌株米曲霉3.951自克隆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H79的表达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