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玉米淀粉的性质及对粉丝品质影响的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玉米淀粉颗粒的化学组成 | 第13页 |
·玉米淀粉特性 | 第13-14页 |
·分子结构 | 第13-14页 |
·热力学性质 | 第14页 |
·普鲁兰酶、异淀粉酶概述和应用 | 第14-15页 |
·粉丝形成 | 第15-18页 |
·原料与粉丝之间的关系 | 第16页 |
·粉丝研究进展及品质改善的方法 | 第16-18页 |
·玉米粉丝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酶解玉米淀粉制备 | 第19-29页 |
·前言 | 第19页 |
·试验材料及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异淀粉酶溶液的配制 | 第20页 |
·玉米直链淀粉的制备过程 | 第20页 |
·直链淀粉的测定 | 第20-21页 |
·酶解玉米淀粉的单因素实验 | 第21-22页 |
·正交实验 | 第22页 |
·两种酶解玉米淀粉的制备 | 第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直链淀粉的标准曲线 | 第22-23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3页 |
·淀粉乳浓度对直链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酶解pH对直链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酶解温度对直链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异淀粉酶添加量对直链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酶解时间对直链淀粉得率的影响 | 第27页 |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三章 酶解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9-39页 |
·前言 | 第2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页 |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酶解玉米淀粉性质的测定 | 第30-31页 |
·直链淀粉含量 | 第30页 |
·溶解度和膨润力 | 第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扫描电镜测颗粒形态 | 第30页 |
·DSC | 第30页 |
·XRD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直链淀粉含量 | 第31页 |
·溶解度和膨润力 | 第31-32页 |
·红外 | 第32-33页 |
·淀粉的颗粒形貌 | 第33-34页 |
·热力学性质 | 第34-35页 |
·酶解玉米淀粉的结晶特性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9页 |
第四章 粉丝制备及品质评价方法 | 第39-45页 |
·前言 | 第39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粉丝的制备与品质品评体系的确立 | 第39-41页 |
·粉丝的制备 | 第39页 |
·制备要点与注意事项 | 第39-40页 |
·膨胀指数、煮沸损失与干物质含量 | 第40页 |
·断条率 | 第40页 |
·感官品评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膨润度与煮沸损失 | 第41页 |
·断条率 | 第41-42页 |
·感官品评 | 第42页 |
·结论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粉丝性质的测定 | 第45-51页 |
·前言 | 第45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粉丝性质测定 | 第45-46页 |
·粉丝糊化的测定 | 第45页 |
·粉丝红外 | 第45页 |
·扫描电镜测粉丝表面和横切面形态 | 第45-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粉丝糊化的测定 | 第46-47页 |
·粉丝红外 | 第47-48页 |
·粉丝表面、横切面的表观形态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淀粉分子结构对粉丝品质的影响 | 第51-59页 |
·前言 | 第51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1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淀粉的凝胶过滤色谱 | 第51-53页 |
·凝胶柱平衡和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51-52页 |
·层析条件及样品收集测定 | 第52页 |
·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分离 | 第52页 |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分支度测定 | 第52-53页 |
·实验结果 | 第53-57页 |
·三种淀粉的凝胶色谱图 | 第53-54页 |
·三种玉米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分子结构特性 | 第54-56页 |
·粉丝品质分析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