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0页 |
·水飞蓟概述 | 第16-20页 |
·水飞蓟简介 | 第16页 |
·水飞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16-18页 |
·水飞蓟籽加工与利用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18-19页 |
·水飞蓟籽仁研究与利用现状 | 第19-20页 |
·植物蛋白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蛋白质的分类 | 第20页 |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 第20-21页 |
·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的特性 | 第21页 |
·食用植物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21-22页 |
·抗氧化肽的研究概述 | 第22-25页 |
·抗氧化肽的制备 | 第22-23页 |
·酶解法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 第23页 |
·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 | 第23-24页 |
·抗氧化肽的作用机制 | 第24页 |
·抗氧化肽功能活性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抗衰老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研究衰老机制的学说 | 第25-26页 |
·衰老研究的动物模型 | 第26-27页 |
·论文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7-30页 |
·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27-29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第二章 水飞蓟籽仁的主要成分分析及其脱脂粉的食用安全性 | 第30-44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水飞蓟籽仁脱脂粉主要成分分析 | 第31页 |
·水飞蓟籽仁脱脂粉中矿物质元素分析 | 第31页 |
·水飞蓟籽仁脱脂粉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31页 |
·水飞蓟油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31页 |
·水飞蓟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水飞蓟油中VE含量测定 | 第32页 |
·水飞蓟籽仁脱脂粉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32页 |
·水飞蓟蛋白体外消化试验 | 第32-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水飞蓟籽仁脱脂粉的营养成分分析 | 第33-35页 |
·水飞蓟油的理化性质和基本成分分析 | 第35-38页 |
·水飞蓟籽仁脱脂粉的急性毒性试验 | 第38-40页 |
·水飞蓟蛋白的体外消化试验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水飞蓟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 第44-56页 |
·前言 | 第4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44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44-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水飞蓟蛋白提取工艺流程 | 第45页 |
·蛋白主要成分测定方法 | 第45页 |
·蛋白质提取率的计算方法 | 第45页 |
·水飞蓟蛋白提取试验设计 | 第45页 |
·水飞蓟蛋白沉淀率的测定 | 第45-46页 |
·碱提过程中水飞蓟籽仁脱脂粉的微观结构变化分析 | 第46页 |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水飞蓟蛋白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 | 第46-50页 |
·水飞蓟蛋白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 第5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水飞蓟蛋白的分级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 第56-70页 |
·前言 | 第5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6-57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56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56-57页 |
·试验方法 | 第57-60页 |
·水飞蓟蛋白组分的分级制备 | 第57页 |
·水飞蓟蛋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测定 | 第57页 |
·水飞蓟蛋白组分营养特性分析 | 第57-59页 |
·水飞蓟蛋白组分理化特性分析 | 第59-60页 |
·统计分析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水飞蓟蛋白的组成分析 | 第60-61页 |
·水飞蓟蛋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61-63页 |
·水飞蓟蛋白组分的营养价值分析 | 第63-65页 |
·水飞蓟主要蛋白组分的理化特性分析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水飞蓟蛋白酶解物的制备与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 第70-86页 |
·前言 | 第7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70-71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70-71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71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5页 |
·蛋白酶的筛选及水飞蓟蛋白酶解物的制备 | 第71-72页 |
·测定方法 | 第72-73页 |
·水飞蓟蛋白酶解物抗氧化稳定性试验 | 第73-74页 |
·统计分析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5页 |
·蛋白酶的筛选 | 第75页 |
·中性蛋白酶酶解条件的确定 | 第75-80页 |
·水飞蓟蛋白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80-81页 |
·水飞蓟蛋白酶解物抗氧化稳定性试验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水飞蓟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86-100页 |
·前言 | 第86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86-87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86-87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87页 |
·试验方法 | 第87-90页 |
·水飞蓟蛋白酶解物的超滤分级制备 | 第87页 |
·水飞蓟超滤分级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87-88页 |
·水飞蓟肽对红细胞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第88-90页 |
·统计分析 | 第9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0-98页 |
·水飞蓟超滤分级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第90-93页 |
·水飞蓟肽对红细胞和肝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93-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七章 水飞蓟油与蛋白酶解物的抗衰老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 第100-122页 |
·前言 | 第100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100-101页 |
·试验材料与试剂 | 第100-101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101页 |
·试验方法 | 第101-103页 |
·试验动物及分组 | 第101-102页 |
·衰老小鼠脏器指数的测定方法 | 第102页 |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102页 |
·肝、脑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102页 |
·小鼠肝细胞线粒体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102页 |
·小鼠肝、脑组织bcl2、caspase-3和8-OHdG的测定 | 第102-103页 |
·组织病理学检测 | 第103页 |
·统计分析 | 第10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20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104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T-AOC活性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MDA和MAO活性影响 | 第107-109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NO和NOS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BCL2和CASPASE-3的影响 | 第112-115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8-OHDG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组织形态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对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 第118-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主要结论 | 第122-123页 |
·工作展望 | 第123-124页 |
创新点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