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食品乳杆菌FM-MM4产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其特性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乳酸菌及其细菌素的简介第13-21页
        2.1 乳酸菌第13-14页
        2.2 细菌素的定义和分类第14-16页
        2.3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第16-18页
            2.3.1 细菌素的粗提第16-17页
            2.3.2 细菌素的中度纯化第17-18页
            2.3.3 细菌素的高度纯化第18页
        2.4 细菌素的特性第18-20页
            2.4.1 细菌素的结构第18页
            2.4.2 热和pH稳定性第18-19页
            2.4.3 酶和有机溶剂敏感性第19页
            2.4.4 抑菌谱第19页
            2.4.5 作用方式第19页
            2.4.6 细菌素与抗生素的区别第19-20页
        2.5 影响细菌素合成的因素第20-21页
    3 乳酸菌素的应用第21-22页
        3.1 乳酸菌素在食品中的应用第21页
        3.2 乳酸菌素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第21-22页
        3.3 乳酸菌素在饲料方面的应用第22页
    4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第22-25页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3页
        4.2 研究内容第23页
        4.3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2页
第二章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第32-44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32-33页
            1.1.1 试验材料第32-33页
            1.1.2 指示菌第33页
            1.1.3 主要培养基第33页
            1.1.4 主要试剂第33页
            1.1.5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33页
        1.2 试验方法第33-36页
            1.2.1 乳酸菌的分离及保存第33-34页
            1.2.2 产细菌素乳酸菌筛选第34-35页
            1.2.3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鉴定第35-36页
            1.2.4 统计分析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2.1 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的筛选第36-38页
            2.1.1 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第36页
            2.1.2 产高效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第36-37页
            2.1.3 有机酸和过氧化氢作用的排除第37页
            2.1.4 蛋白酶实验第37-38页
        2.2 产细菌素乳酸菌FM-MM4的鉴定第38-40页
            2.2.1 形态学观察第38页
            2.2.2 生理生化实验第38-39页
            2.2.3 16S rDNA序列分析及鉴定结果第39-40页
    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三章 细菌素Lactocin MM_4的分离纯化和特性研究第44-68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5-50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45页
            1.1.1 试验菌株和指示菌第45页
            1.1.2 主要培养基第45页
            1.1.3 主要试剂第45页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45页
        1.2 试验方法第45-50页
            1.2.1 菌种的活化和培养流程[8]第45页
            1.2.2 细菌素Lactoci MM_4的提取第45-46页
            1.2.3 细菌素Lactoci MM_4的分离纯化第46-47页
            1.2.4 细菌素Lactoci MM_4结构的测定第47页
            1.2.5 细菌素Lactoci MM_4效价的测定第47-48页
            1.2.6 细菌素Lactoci MM_4蛋白含量的测定第48页
            1.2.7 细菌素Lactocin MM_4理化特性的研究第48-50页
            1.2.8 统计分析第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64页
        2.1 细菌素Lactocin MM_4的提取第50-51页
        2.2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第51-54页
            2.2.1 细菌素的SP 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第51-52页
            2.2.2 半制备液相纯化第52-54页
        2.3 细菌素Lactocin MM_4结构分析第54-56页
        2.4 细菌素Lactocin MM_4的特性研究第56-64页
            2.4.1 细菌素Lactocin MM_4对温度敏感性的测定第56-57页
            2.4.2 细菌素Lactocin MM_4对pH敏感性的测定第57-58页
            2.4.3 细菌素Lactocin MM_4对蛋白酶敏感性的测定第58-59页
            2.4.4 细菌素Lactocin MM_4的抑菌谱第59-61页
            2.4.5 细菌素Lactocin MM_4对化学物质敏感性的测定第61页
            2.4.6 细菌素Lactocin MM_4对金属离子敏感性的测定第61-62页
            2.4.7 细菌素Lactocin MM_4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第62-63页
            2.4.8 细菌素Lactocin MM_4对指示菌生长的影响第63-64页
    3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第四章 食品乳杆菌FM-MM_4产细菌素发酵条件和培养基优化第68-8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2页
        1.1 材料与试剂第68-69页
            1.1.1 试验菌株和指示菌第68页
            1.1.2 主要培养基第68-69页
            1.1.3 主要试剂第69页
            1.1.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69页
        1.2 试验方法第69页
            1.2.1 食品乳杆菌FM-MM4的发酵流程第69页
        1.3 细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第69-70页
            1.3.1 单因素实验第69-70页
            1.3.2 正交实验设计第70页
        1.4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70-72页
            1.4.1 最佳碳源的确定第70页
            1.4.2 最佳氮源的确定第70-71页
            1.4.3 刺激因子吐温80添加量的确定第71页
            1.4.4 Plackett-Burman试验第71-72页
            1.4.5 培养基成份中关键因子的优化第72页
        1.5 抑菌活性的测定第72页
        1.6 统计分析第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5页
        2.1 发酵条件的确定第72-76页
            2.1.1 单因素试验结果第72-76页
            2.1.2 正交试验结果第76页
        2.2 发酵培养基的确定第76-85页
            2.2.1 最佳碳源的确定第76-77页
            2.2.2 最佳氮源的确定第77-78页
            2.2.3 刺激因子吐温80添加量的确定第78-79页
            2.2.4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分析第79-81页
            2.2.5 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及其方差分析第81-83页
            2.2.6 响应面分析第83-85页
            2.2.7 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模型验证第85页
    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全文结论第88-90页
论文创新点第90-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偏摆抛光机的系列化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腌腊肉制品中羟基十八碳二烯酸(HODEs)的含量检测及其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