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1.1 食醋概述 | 第9-11页 |
1.1.1 食醋的历史与种类 | 第9-10页 |
1.1.2 食醋酿造的工艺 | 第10-11页 |
1.2 凉州熏醋的风味功能性物质 | 第11-12页 |
1.2.1 凉州熏醋的酿造方式 | 第11页 |
1.2.2 凉州熏醋的风味物质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酿造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3.1 国内酿造食品中微生物发酵产风味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2 国外发酵食品中微生物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食醋酿造中的醋酸菌 | 第16-17页 |
1.5 风味物质四甲基吡嗪的机理研究 | 第17-19页 |
1 前言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0页 |
2.1 材料与设备 | 第20-23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3 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1.4 培养基 | 第21-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2.2 试验菌株的分离与保藏 | 第23页 |
2.2.3 高产乙偶姻菌株的筛选 | 第23-24页 |
2.2.4 筛出菌株的鉴定 | 第24-25页 |
2.2.5 高产菌株的条件优化 | 第25页 |
2.2.6 高产菌株的产挥发性物质的动态跟踪 | 第25页 |
2.3 检测方法 | 第25-28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8页 |
3.1 菌株筛选结果 | 第30-32页 |
3.1.1 菌株的筛选结果 | 第30页 |
3.1.2 V-P反应及产酸初筛结果 | 第30-31页 |
3.1.3 高产乙偶姻/四甲基吡嗪菌株的GC-FID和产酸量复筛结果 | 第31-32页 |
3.2 菌株筛选结果 | 第32-34页 |
3.2.1 菌株的理化鉴定 | 第32页 |
3.2.2 菌株的菌落形态及细胞形态 | 第32-33页 |
3.2.3 菌株的 16S r RNA鉴定结果 | 第33-34页 |
3.3 产乙偶姻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4-38页 |
3.3.1 单因素条件优化 | 第34-35页 |
3.3.2 菌株产乙偶姻在单因素条件下的响应面设计优化 | 第35-38页 |
3.4 动态跟踪菌株发酵特性 | 第38-45页 |
3.4.1 C92菌株发酵过程主要指标动态变化结果 | 第38-39页 |
3.4.2 C92菌株发酵过程与四甲基吡嗪相关的中间代谢产物分析 | 第39-43页 |
3.4.3 C92菌株的代谢机理推断 | 第43-45页 |
3.5 高产菌株动态GC-MS产物谱分析 | 第45-48页 |
3.5.1 C92菌株发酵过程产生的吡嗪类化合物 | 第45页 |
3.5.2 C92菌株发酵过程产生的其他挥发性物质 | 第45-48页 |
4 讨论 | 第48-54页 |
4.1 凉州熏醋醋酸发酵过程的微生物 | 第48页 |
4.2 醋酸菌在食醋等发酵食品中功能探究 | 第48-49页 |
4.3 产四甲基吡嗪微生物的发酵特性探讨 | 第49-50页 |
4.4 A.pasteurianus C92产四甲基吡嗪代谢机理初探 | 第50-51页 |
4.5 A.pasteurianus C92发酵过程产挥发性物质 | 第51-54页 |
5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