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8页 |
1.2 复句及因果复句的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传统语法中复句的研究 | 第8-9页 |
1.2.2 对外汉语教学中复句的研究 | 第9-10页 |
1.2.3 广义因果复句的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第2章 复句相关问题的讨论 | 第14-18页 |
2.1 复句的概念 | 第14页 |
2.2 复句和关系词语 | 第14-15页 |
2.3 复句的分类及“三分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 第15-18页 |
2.3.1 复句的分类 | 第15-16页 |
2.3.2 “三分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 第16-18页 |
第3章 广义因果复句的分类及其特点 | 第18-24页 |
3.1 广义因果复句的分类原则及要求 | 第18页 |
3.2 广义因果复句的具体分类及其特点 | 第18-24页 |
3.2.1 “因为”句 | 第19-20页 |
3.2.2 “既然”句 | 第20-21页 |
3.2.3 “如果”句 | 第21-22页 |
3.2.4 “只有”句 | 第22页 |
3.2.5 “只要”句 | 第22-24页 |
第4章 广义因果复句的表达功能 | 第24-28页 |
4.1 广义因果复句的心理依据 | 第24-25页 |
4.2 广义因果复句的格式对语义关系的反制约 | 第25-28页 |
4.2.1 虚与实 | 第25页 |
4.2.2 顺与逆 | 第25-28页 |
第5章 留学生广义因果复句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 | 第28-41页 |
5.1 偏误分析的合理性及其重要意义 | 第28页 |
5.2 留学生作文语料库中广义因果复句的偏误分析情况 | 第28-35页 |
5.2.1 偏误的种类 | 第29-34页 |
5.2.2 偏误的规律及原因 | 第34-35页 |
5.3 代表性教材《发展汉语》的处理情况及改进策略 | 第35-41页 |
5.3.1 处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5.3.2 改进策略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