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7-8页 |
一、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 | 第7-8页 |
二、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教学要求 | 第8页 |
三、 国际汉语教师应具备的外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第8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双语教学相关理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双语教学和双语教育相关概念 | 第10页 |
第二节 双语教育的基本类型 | 第10-12页 |
第三节 我国双语教学的目的 | 第12-13页 |
第三章 双语教学的历史沿革 | 第13-24页 |
第一节 国外双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 第13-15页 |
一、 起源 | 第13页 |
二、 国外双语教学的概况(以加拿大、美国和日本为例)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国内双语教学的发展概况 | 第15-21页 |
一、 国内召开的双语教育相关会议 | 第15-17页 |
二、 国内高校成立的双语教学机构和网站 | 第17-18页 |
三、 国内双语教学科研状况 | 第18-21页 |
第三节 国内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阶段性成果 | 第21-24页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 第24-29页 |
第一节 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 | 第25页 |
第三节 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克服本科英语教学弊端的需要 | 第26-29页 |
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 第29-47页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 第29-31页 |
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 | 第29页 |
二、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 | 第29-31页 |
第二节 选择《跨文化交际》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理据 | 第31-34页 |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核心课程 | 第31-32页 |
二、 选择《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理据 | 第32-34页 |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46页 |
一、 教师因素 | 第35-38页 |
二、 学生因素 | 第38-39页 |
三、 教材因素 | 第39-46页 |
第四节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