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1.少儿的界定 | 第9-10页 |
2.中国学者对中文歌曲学汉语的研究 | 第10-12页 |
3.国外学者对歌曲学语言的研究 | 第12页 |
(四)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3页 |
一、本研究的理论依托与歌谣教学模式 | 第13-15页 |
(一)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托 | 第13-14页 |
1.多元智能理论 | 第13页 |
2.自我同步理论 | 第13-14页 |
3.情感过滤假说 | 第14页 |
(二)歌谣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4-15页 |
1.歌谣教学模式简介 | 第14-15页 |
2.歌谣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15页 |
二、歌谣教学法的介绍 | 第15-20页 |
(一)汉语特点与歌谣教学 | 第15-18页 |
(二)歌谣教学法的优点 | 第18-20页 |
三、歌谣教学法应用于少儿初级汉语教学的实验 | 第20-28页 |
(一)实验目的和假设 | 第20页 |
1.实验目的 | 第20页 |
2.实验假设 | 第20页 |
(二)实验对象 | 第20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四)实验内容 | 第21-22页 |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六)实验结论 | 第26-28页 |
四、歌谣教学法在少儿初级对外汉语课的应用设计——以《晓康歌谣学汉语》为例 | 第28-33页 |
(一)《晓康歌谣学汉语》教材概况及创作者的实践心得 | 第28-29页 |
(二)《端午节》教学设计 | 第29-33页 |
1.教学对象 | 第29页 |
2.教学内容 | 第29页 |
3.教学目标 | 第29页 |
4.教学方法 | 第29页 |
5.教学时间 | 第29页 |
6.教学过程 | 第29-31页 |
7.板书设计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