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 汉字本体角度的研究 | 第10页 |
2. 汉字教学方法角度的研究 | 第10-11页 |
3. 汉字教学活动角度的研究 | 第11页 |
4. 汉字学习者角度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2-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 研究对象与语料来源 | 第13-1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2.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一、泰文和汉字的特点与区别 | 第15-18页 |
(一) 泰文及特点 | 第15页 |
(二) 汉字及特点 | 第15-16页 |
(三) 泰文与汉字的区别 | 第16-18页 |
1. 结构差异 | 第16页 |
2. 书写顺序差异 | 第16-18页 |
二、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 第18-21页 |
(一) 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目标 | 第18-19页 |
1. 初级阶段的识字量 | 第18-19页 |
2. 通过汉字传播中华文化 | 第19页 |
(二) 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重点 | 第19-20页 |
(三) 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难点 | 第20-21页 |
1. 见字不知音 | 第20页 |
2. 汉字书写的复杂性 | 第20-21页 |
三、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现状分析 | 第21-26页 |
(一) 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二) 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第22-24页 |
1. 学习者对汉字学习的需求 | 第22-23页 |
2. 学习者汉字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三) 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教材分析 | 第24-26页 |
1. 教材的优点 | 第24页 |
2. 教材的缺点 | 第24-26页 |
四、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教学建议 | 第26-35页 |
(一) 教师初级汉字教学方面的建议 | 第26-31页 |
1. 笔画教学 | 第26-27页 |
2. 注音法教学 | 第27-28页 |
3. 造字法教学 | 第28-29页 |
4. 联想法教学 | 第29-30页 |
5. 利用教具教学 | 第30-31页 |
(二) 学习者初级汉字学习的建议 | 第31-33页 |
1. 数量上循序渐进 | 第31-32页 |
2. 结构上联想分解 | 第32-33页 |
3. 练习中听、读、写同步进行 | 第33页 |
(三) 初级汉字教学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33-35页 |
五、泰国素叻他尼职业学院初级汉字教学的教学设计 | 第35-42页 |
(一) 教学准备 | 第35-36页 |
1. 教学任务 | 第35页 |
2. 教学对象 | 第35页 |
3. 时间安排 | 第35页 |
4. 教学方法 | 第35-36页 |
5. 教学教具 | 第36页 |
(二) 教学过程 | 第36-41页 |
1. 复习 | 第36页 |
2. 新课讲解 | 第36-40页 |
3. 练习 | 第40页 |
4. 对话 | 第40-41页 |
5. 总结 | 第41页 |
(三) 教学反思 | 第41-42页 |
1. 教学总结 | 第41页 |
2. 课后作业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