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4页 |
·酱香型白酒 | 第7-13页 |
·酱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 | 第7-8页 |
·酱香型白酒的酱香形成机制 | 第8-13页 |
·酱香功能菌 | 第8-9页 |
·美拉德反应 | 第9-12页 |
·美拉德反应、酱香功能菌与酱香形成三者的关系 | 第12-13页 |
·两种重要的研究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研究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微生物学技术 | 第13-14页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第14-15页 |
·功能基因的研究策略 | 第15-21页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 第16-19页 |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在细菌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芽孢杆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第21页 |
·本研究立题依据及意义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产酱香菌株与不产酱香菌株的筛选 | 第24-28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菌株 | 第24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产酱香SSH文库构建 | 第28-71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质粒及菌株 | 第28页 |
·引物 | 第28-29页 |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47页 |
·氨苄青霉素抗性平板的制备 | 第29-30页 |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0-31页 |
·其它相关试剂的配制 | 第31-32页 |
·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其浓度测定 | 第32-33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33-43页 |
·限制酶RsaI酶活性的检测 | 第33-34页 |
·限制酶酶切双链DNA | 第34-35页 |
·Tester接头连接实验 | 第35-37页 |
·接头连接效率的验证 | 第37-38页 |
·第一轮消减杂交反应 | 第38-39页 |
·第二轮消减杂交反应 | 第39-40页 |
·第一次PCR扩增反应 | 第40-41页 |
·第二次PCR扩增反应 | 第41-42页 |
·消减效率分析 | 第42-43页 |
·消减文库的构建 | 第43-46页 |
·PCR产物的纯化 | 第43-44页 |
·差异基因片段的克隆 | 第44-46页 |
·文库差异基因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71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7-48页 |
·抑制消减杂交 | 第48-53页 |
·基因组DNA的酶切 | 第48-49页 |
·Tester DNA的接头连接 | 第49-50页 |
·差减后产物的两轮PCR扩增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消减效率分析 | 第51-52页 |
·消减文库的构建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文库基因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3-71页 |
·文库基因测序 | 第53页 |
·文库基因的提取 | 第53页 |
·文库基因序列注释 | 第53-58页 |
·富集分析 | 第58-62页 |
·GO富集分析 | 第58-61页 |
·KEGG富集分析 | 第61-62页 |
·酶分析 | 第62页 |
·酶代谢产物分析 | 第62-63页 |
·产酱香相关的基因预测 | 第63-71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1-75页 |
·讨论 | 第71-74页 |
·gyrA和yyb E与alsS代谢的相关性 | 第71-72页 |
·gyr A、pheT、prfB等基因与美拉德反应的相关性 | 第72-73页 |
·glgP与香味物质的相关性 | 第73-74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 Ⅰ | 第80-81页 |
附录 Ⅱ | 第81-85页 |
附录 Ⅲ | 第85-87页 |
附录 Ⅳ | 第87-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