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调查 | 第12-23页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第12-15页 |
一、调查涉及内容 | 第12-13页 |
二、调查的对象 | 第13-14页 |
三、问卷的编制 | 第14页 |
四、调查的方法 | 第14-15页 |
五、问卷评判的标准 | 第15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5-23页 |
一、留学生个体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15-19页 |
二、留学生语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语用失误类型及原因 | 第23-43页 |
第一节 语用语言失误 | 第23-32页 |
一、语音的语用失误 | 第23-24页 |
二、词汇的语用失误 | 第24-27页 |
三、语法的语用失误 | 第27-30页 |
四、句义的语用失误 | 第30-32页 |
第二节 社交语用失误 | 第32-40页 |
一、语用原则选择的失误 | 第32-37页 |
二、实施言语行为的合适性条件的失误 | 第37-38页 |
三、言语行为实施方式的失误 | 第38-40页 |
第三节 语用能力偏低的原因 | 第40-43页 |
一、内因 | 第40-41页 |
二、外因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培养留学生语用能力的方案 | 第43-52页 |
第一节 教材编写 | 第43-45页 |
一、教材要设计语用部分的内容 | 第43-44页 |
二、教材言语材料的选择要有科学性 | 第44-45页 |
第二节 教学内容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教学方法 | 第46-50页 |
一、语用对比分析法 | 第46-48页 |
二、语用失误分析法 | 第48-49页 |
三、语境交际法 | 第49页 |
四、课外实践法 | 第49-50页 |
第四节 语言测试 | 第50-52页 |
一、转变测试目的 | 第50页 |
二、增加能力测试项目和内容 | 第50页 |
三、多进行诊断性测试 | 第50-52页 |
第四章 从语用能力培养看教材《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 | 第52-69页 |
第一节 《博雅汉语》教材简介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课文中请求、拒绝、称赞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53-58页 |
一、课文中有关“请求”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53-56页 |
二、课文中有关“拒绝”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56-57页 |
三、课文中有关“称赞”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课后练习中请求、拒绝、称赞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58-66页 |
一、练习中有关“请求”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59-60页 |
二、练习中有关“拒绝”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60-63页 |
三、练习中有关“赞扬”言语行为的编排情况 | 第63-66页 |
第四节 对《博雅汉语》初级综合教材相关语用知识的评价 | 第66-69页 |
一、对教材课文部分语用知识编排情况的评价 | 第66-67页 |
二、对教材练习部分语用知识编排情况的评价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