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选题原因 | 第8-9页 |
(三)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1.国外过程法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2.国内过程法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4.过程法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一、过程法与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 | 第14-17页 |
(一)过程法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二)过程法的阶段划分 | 第14-15页 |
(三)对外汉语中级写作的内容及目标 | 第15页 |
(四)过程法在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 第15-17页 |
二、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17-23页 |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17页 |
(二)调查目的 | 第17页 |
(三)调查内容的设计 | 第17-18页 |
1.调查问卷的形式设计 | 第17-18页 |
2.调查内容的设置 | 第18页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1.准备阶段 | 第19-20页 |
2.起草阶段 | 第20-21页 |
3.修改阶段 | 第21-23页 |
三、基于过程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学策略 | 第23-29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23-25页 |
1.教师加强对写作背景知识的介绍 | 第23-24页 |
2.教师引导学生对某一主题相关的词汇进行归纳与整理 | 第24-25页 |
(二)起草阶段 | 第25-27页 |
1.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提纲 | 第25页 |
2.教师要加强对某一类文体写作知识的讲解 | 第25-26页 |
3.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汉语写作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 第26-27页 |
(三)修改阶段 | 第27-29页 |
1.在教学中设计学生之间互批的环节 | 第27页 |
2.学生要认真修改批改后的习作 | 第27-28页 |
3.教师应多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 | 第28-29页 |
四、基于过程法的对外汉语中级写作教案设计 | 第29-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