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动补式复合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引言第10-17页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0-14页
  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二) 研究对象的概念及范围第14-16页
  1. 动补式复合词的概念第14-15页
  2. 动补式复合词的范围第15-16页
 (三) 基本思路、语料选择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基本思路第16页
  2. 语料选择第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二、 《词汇与汉字大纲》、《发展汉语》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第17-23页
 (一) 《词汇与汉字大纲》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统计第17-19页
  1. 甲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7页
  2. 乙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7页
  3. 丙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7-18页
  4. 丁级词汇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8-19页
 (二) 《发展汉语》教材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布统计第19-20页
  1.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Ⅱ)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9页
  2.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Ⅰ、Ⅱ)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9页
  3.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Ⅱ)中的动补式复合词第19-20页
 (三) 《词汇与汉字大纲》和《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动补式复合词安排情况对比第20-23页
  1. 安排情况对比第20-21页
  2. 对比结果第21-23页
三、 关于动补式复合词的教学分析第23-38页
 (一) 动补式复合词的分类第23-27页
  1. 根据补语性成分的语义类型对动补式复合词的分类第23-25页
  2. 《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动补式复合词的分类第25-27页
 (二) 动补式复合词的特点第27-28页
  1. 动补式复合词的独特性第27-28页
  2. 文化思维模式性第28页
 (三) 三种类型的动补式复合词在不同阶段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和使用情况第28-33页
 (四)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33-38页
  1. 教学重点第33-34页
  2. 教学难点第34-38页
四、 动补式复合词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策略第38-44页
 (一) 从教材编排出发第38-39页
  1. 动补式复合词在教材生词表中有所体现第38页
  2. 动补式复合词的类型情况要重点安排第38-39页
 (二) 从教学原则出发第39页
  1. 先补语性成分原则第39页
  2. 基本分散,相对集中第39页
 (三) 从教法出发第39-41页
  1. 对比式教学法第39-41页
  2. 语境训练法第41页
 (四) 编写动补式复合词词表辅助学习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辞海》人名条目的编写规范研究--以第六版“杨”姓人名为例
下一篇:零度偏离理论视角下的微博修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