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词回指偏误研究--以汉语中高级欧美留学生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范围和方法 | 第9-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语篇回指研究 | 第10-11页 |
(二)语篇回指的本体研究 | 第11-12页 |
(三)代词回指的本体研究 | 第12-14页 |
(四)代词回指的中介语研究 | 第14-15页 |
四、论文创新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英汉代词回指的对比分析及问题研究 | 第16-36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一)篇章语言学 | 第16页 |
(二)对比语言学 | 第16-17页 |
(三)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 | 第17页 |
二、英汉代词回指的对比分析 | 第17-31页 |
(一)人称代词回指的对比分析 | 第18-23页 |
(二)指示代词回指的对比分析 | 第23-31页 |
三、留学生代词回指存在的问题研究 | 第31-36页 |
(一)人称代词回指问题 | 第31-33页 |
(二)指示代词回指问题 | 第33-36页 |
第二章 留学生代词回指偏误分析 | 第36-49页 |
一、人称代词回指偏误分析 | 第36-42页 |
(一)偏误类型 | 第36-41页 |
(二)人称代词回指偏误数据统计分析 | 第41-42页 |
二、指示代词回指偏误分析 | 第42-49页 |
(一)偏误类型 | 第42-45页 |
(二)指示代词回指偏误数据统计分析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教学策略 | 第49-60页 |
一、偏误原因分析 | 第49-53页 |
(一)语际的干扰 | 第49-50页 |
(二)语内的偏误 | 第50-51页 |
(三)教材编写的不足 | 第51-53页 |
(四)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53页 |
二、教学策略 | 第53-60页 |
(一)加强英汉回指表达的对比研究,克服母语负迁移 | 第53-55页 |
(二)加强语言运用规则的整理总结,避免过度泛化 | 第55页 |
(三)完善教材编写及相应的练习 | 第55-58页 |
(四)提高语篇教学意识,建立课程协作引导关系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