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微生物学论文

针对嗜酸耐热菌的细菌素纯化、特性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1 嗜酸耐热菌的研究概述第13-16页
        1.1.4 嗜酸耐热菌的危害第13-14页
        1.1.5 嗜酸耐热菌的控制方法的研究第14-16页
    1.2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概况第16-22页
        1.2.1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类第16-17页
        1.2.2 培养环境对细菌素合成的作用第17-18页
        1.2.3 细菌素的提取纯化研究第18-19页
        1.2.4 细菌素作用机理第19-21页
        1.2.5 细菌素活性的影响因素第21页
        1.2.6 细菌素的应用第21-22页
    1.3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5页
        1.3.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22-23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细菌素产生菌的筛选和特性的初步研究第25-40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5-30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5-26页
        2.2.2. 实验菌种和培养基第26-28页
        2.2.3. 乳酸菌无菌发酵上清液(CFS)的制备第28-29页
        2.2.4. 产抗嗜酸耐热菌细菌素的乳酸菌的筛选第29页
        2.2.5. 乳酸菌CFS的抗菌活性稳定性第29-30页
        2.2.6. 细菌素合成曲线的初测第3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0-37页
        2.3.1.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方法第30-33页
        2.3.2. 乳酸菌发酵上清液抗菌谱第33页
        2.3.3. 乳酸菌发酵上清液抗菌特性第33-35页
        2.3.4. 抗菌活性物质的生产和发酵条件的选择第35-37页
    2.4. 讨论第37-39页
    2.5. 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第40-59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40-44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0页
        3.2.2. 菌种与培养第40页
        3.2.3. 发酵上清液制备第40-41页
        3.2.4. 细菌素的粗提第41页
        3.2.5. 阳离子交换法分离纯化第41-42页
        3.2.6. HPLC第42页
        3.2.7. 细菌素纯度的测定第42-43页
        3.2.8. 影响细菌素活性的因素第43页
        3.2.9. 抗菌物质的氮端测序第43-44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4-57页
        3.3.1. 细菌素粗提第44-48页
        3.3.2. SP-SEPHORA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第48页
        3.3.3.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过程第48-50页
        3.3.4. 细菌素的纯度鉴定第50-53页
        3.3.5. 细菌素活性的影响因素第53-56页
        3.3.6. 氮端测序第56-57页
    3.4 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细菌素抗菌机理的初探第59-82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9-61页
        4.2.1. 菌种和培养基第59页
        4.2.2. 仪器与试剂第59页
        4.2.3. 发酵上清液制备第59页
        4.2.4. 嗜酸耐热菌芽胞制备第59-60页
        4.2.5. 对耐热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60页
        4.2.6. 细菌素浓度与耐热菌致死率的关系第60页
        4.2.7. 细胞内容物的流失第60-61页
        4.2.8. 金属阳离子对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61页
        4.2.9. 细菌素对嗜酸耐热菌菌体显微特征的影响第6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1-79页
        4.3.1. 细菌素对耐热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第61-63页
        4.3.2. 细菌素浓度与耐热菌致死率第63-67页
        4.3.3. 细胞内容物流逝第67-73页
        4.3.4. 金属离子对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73-76页
        4.3.5. 细菌素对耐热菌显微结构的影响第76-79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79-81页
    4.5. 小结第81-82页
第五章 细菌素BIFICIN C6165的结构鉴定和基因克隆第82-96页
    5.1. 引言第82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2-86页
        5.2.1. 菌株与培养基第82页
        5.2.2. 试剂和仪器第82页
        5.2.3. Bificin C6165编码基因的克隆第82-85页
        5.2.4. Bificin C6165的质谱测定第85页
        5.2.5. Bificin C6165的等电点的测定第85页
        5.2.6. Bificin C6165中α-螺旋结构第85页
        5.2.7. Bificin C6165中二硫键含量的测定第85-86页
        5.2.8. Bificin C6165生物信息学预测第8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86-94页
        5.3.1 BIFICIN C6165编码基因的克隆第86-89页
        5.3.2 质谱分析第89-91页
        5.3.3 等电点的测定第91-92页
        5.3.4 BIFICI C6165中A-螺旋和B-折叠的第92-93页
        5.3.5 BIFICIN C6165中二硫键的含量第93页
        5.3.6 BIFICIN C6165亚细胞定位分析第93-94页
        5.3.7 BIFICIN C6165的跨膜区预测第94页
    5.4. 小结第94-96页
第六章 细菌素在果汁中的应用第96-113页
    6.1. 引言第96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96-98页
        6.2.1. 菌株与培养基第96页
        6.2.2. 试剂和仪器第96页
        6.2.3. 细菌素在果汁中的应用第96-97页
        6.2.4. PH和温度对果汁中细菌素活性的影响第97页
        6.2.5. 细菌素对芽胞热敏感性的影响第97页
        6.2.6. 细菌素毒理研究第97页
        6.2.7. 细菌素的海藻酸钠微囊包裹第97-98页
        6.2.8. 细菌素对果汁品质的影响第98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98-110页
        6.3.1. 细菌素在对稀释苹果汁中的耐热菌的抑制作用第98-102页
        6.3.2. 细菌素对商业果汁中嗜酸耐热菌的抑制第102-105页
        6.3.3. PH和温度对细菌素在苹果汁中的抑菌活性的影响第105-107页
        6.3.4. 细菌素对耐热菌芽胞耐热特性影响第107页
        6.3.5. 细菌素毒理的研究第107页
        6.3.6. 海藻酸钠包裹细菌素第107-109页
        6.3.7. 细菌素对果汁品质的研究第109-110页
    6.4. 分析与讨论第110-111页
    6.5.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七章 细菌素BIFICIN C6165的发酵条件的优化第113-134页
    7.1 引言第113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113-116页
        7.2.1 菌种与培养基第113-114页
        7.2.2 试剂与仪器第114页
        7.2.3 培养基对细菌素产量影响第114-115页
        7.2.4 培养条件的优化第115页
        7.2.5 BIFICIN C6165合成的诱导调控研究第115-116页
        7.2.6 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第116页
    7.3 结果与分析第116-132页
        7.3.1. 培养基对细菌素生成的影响第116-122页
        7.3.2. 发酵条件对细菌素生成的影响第122-125页
        7.3.3. BIFICIN C6165合成诱导调控第125-129页
        7.3.4. 乳酸菌产BIFICIN C6165的发酵动力学研究第129-132页
    7.4 小结第132-134页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第134-138页
    8.1 讨论第134-135页
    8.2 结论第135-136页
    8.3 创新点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博士个人简历第149-150页
附录第150-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LAN的室内高精度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在固有免疫系统中的功能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