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对汉语会话书或汉语教育的整体研究 | 第11页 |
1.3.2 对汉语会话书中韩译音研究 | 第11-12页 |
1.3.3 对汉语会话书词汇、语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韩国日据时期的教育政策 | 第15-18页 |
2.1 时代背景 | 第15页 |
2.2 教育政策 | 第15-18页 |
2.2.1 第一次朝鲜教育令实施期(1911-1921) | 第16页 |
2.2.2 第二次朝鲜教育令实施期(1922-1937) | 第16-17页 |
2.2.3 第三、第四次朝鲜教育令实施期(1938-1940)(1941-1945) | 第17-18页 |
第3章 《汉语大成》《支那语大海》的体例比较 | 第18-26页 |
3.1 《汉语大成》和《支那语大海》基本概况 | 第18-19页 |
3.1.1 《汉语大成》简介 | 第18页 |
3.1.2 《支那语大海》简介 | 第18-19页 |
3.2 《汉语大成》《支那语大海》编写体例比较 | 第19-26页 |
3.2.1 《汉语大成》编写体例 | 第19-22页 |
3.2.2 《支那语大海》编写体例 | 第22-24页 |
3.2.3 二者的体例比较 | 第24-26页 |
第4章 《汉语大成》《支那语大海》话题比较 | 第26-39页 |
4.1 地理话题 | 第26-30页 |
4.2 教育话题 | 第30-33页 |
4.3 经济话题 | 第33-35页 |
4.4 军事话题 | 第35-39页 |
第5章 《汉语大成》《支那语大海》代表词汇比较 | 第39-53页 |
5.1 多喒,多咱,幾兒,幾時,甚麽時候 | 第39-40页 |
5.2 那兒(哪儿) | 第40-43页 |
5.3 多少,多兒 | 第43-44页 |
5.4 禮拜,星期 | 第44-45页 |
5.5 夏景天,夏天 | 第45页 |
5.6 早起,早上 | 第45-46页 |
5.7 今兒,今兒個,今天 | 第46-48页 |
5.8 氣天,天氣 | 第48页 |
5.9 賣買,買賣 | 第48-49页 |
5.10 珈琲,咖啡 | 第49页 |
5.11 病院,醫院 | 第49页 |
5.12 教堂,學堂,學校 | 第49-50页 |
5.13 話條子 | 第50-51页 |
5.14 敎習 | 第51页 |
5.15 用工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