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1 乳酸菌情况简介 | 第17-20页 |
1.1 乳酸菌概念 | 第17页 |
1.2 乳酸菌分类及来源 | 第17-19页 |
1.3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 | 第19-20页 |
1.3.1 乳酸菌预防和缓解疾病 | 第19页 |
1.3.2 乳酸菌提高免疫力 | 第19-20页 |
2 乳酸菌细菌素 | 第20-27页 |
2.1 乳酸菌细菌素概念 | 第20页 |
2.2 乳酸菌细菌素分类 | 第20-22页 |
2.3 植物乳杆菌素 | 第22-24页 |
2.3.1 植物乳杆菌 | 第22页 |
2.3.2 植物乳杆菌素 | 第22-24页 |
2.4 细菌素分离纯化 | 第24-27页 |
2.4.1 乳酸菌细菌素浓缩方法 | 第24-25页 |
2.4.1.1 盐析 | 第25页 |
2.4.1.2 有机溶剂萃取 | 第25页 |
2.4.1.3 膜分离技术 | 第25页 |
2.4.1.4 细胞吸附-解吸法 | 第25页 |
2.4.2 细菌素纯化方法 | 第25-27页 |
2.4.2.1 离子交换层析 | 第25-26页 |
2.4.2.2 凝胶层析 | 第26页 |
2.4.2.3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 | 第26-27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产广谱抗菌活性细菌素菌株的筛选及种属鉴定 | 第35-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1.1 材料 | 第35-37页 |
1.1.1 分离样品来源 | 第35-36页 |
1.1.2 培养基 | 第36页 |
1.1.3 指示菌 | 第36-37页 |
1.1.4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1.1.5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1.2.1 样品的采集 | 第37页 |
1.2.2 酸菜样品中乳酸菌的分离 | 第37-38页 |
1.2.3 指示菌的培养准备与培养条件 | 第38页 |
1.2.4 产广谱抗菌作用细菌素乳酸菌的初筛 | 第38页 |
1.2.5 产广谱抗菌作用细菌素乳酸菌的复筛 | 第38-39页 |
1.2.6 乳酸菌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实验 | 第39-40页 |
1.2.7 乳酸菌菌株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0-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9页 |
2.1 产广谱抗菌作用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及初筛 | 第42-44页 |
2.2 产广谱抗菌作用细菌素乳酸菌的复筛 | 第44-45页 |
2.3 菌株A65种属鉴定 | 第45-49页 |
2.3.1 菌株A65生理生化鉴定 | 第45-46页 |
2.3.2 菌株A65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6-49页 |
2.3.2.1 菌株A65基因组提取及16S rRNA的PCR扩增 | 第46-47页 |
2.3.2.2 菌株A65 16S rRNA测序 | 第47页 |
2.3.2.3 BLAST同源性比较 | 第47-48页 |
2.3.2.4 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三章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JL-A65产细菌素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性质研究 | 第55-7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61页 |
1.1 材料 | 第55-56页 |
1.1.1 菌种 | 第55-56页 |
1.1.2 培养基 | 第56页 |
1.1.3 主要试剂 | 第56页 |
1.1.4 主要仪器 | 第5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56-61页 |
1.2.1 L.plantarum JL-A65生长曲线及抑菌物质产生曲线 | 第56-57页 |
1.2.2 L.plantarum JL-A65发酵样品的制备 | 第57页 |
1.2.2.1 L. plantarum JL-A65种子液的制备 | 第57页 |
1.2.2.2 L.plantarum JL-A65的发酵 | 第57页 |
1.2.3 L. plantarum JL-A65发酵产物的提取 | 第57-58页 |
1.2.3.1 有机溶剂种类对发酵液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1.2.3.2 有机溶剂用量对发酵液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58页 |
1.2.3.3 硫酸铵沉淀法提纯 | 第58页 |
1.2.4 细菌素粗提物的分离纯化 | 第58-60页 |
1.2.4.1 Sephadex G-25纯化植物乳杆菌素[20-22] | 第58-59页 |
1.2.4.2 Sephadex LH-20纯化 | 第59-60页 |
1.2.5 抑菌活性组分全波长扫描 | 第60页 |
1.2.6 半制备型HPLC纯化 | 第60页 |
1.2.7 抗菌物质反相HPLC分析 | 第60-61页 |
1.2.8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的结构鉴定 | 第61页 |
1.2.9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抑菌谱测定 | 第61页 |
1.2.10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的性质研究 | 第6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1-73页 |
2.1 L. plantarum JL-A65生长及抑菌物质产生曲线 | 第61-62页 |
2.2 有机溶剂萃取抑菌活性组分粗分离条件选择 | 第62-65页 |
2.2.1 有机溶剂种类对发酵液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2-64页 |
2.2.2 有机溶剂用量对发酵液萃取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2.3 硫酸铵沉淀法提纯抑菌活性物质 | 第65-66页 |
2.4 Sephadex G-25纯化植物乳杆菌素 | 第66页 |
2.5 Sephadex LH-20纯化植物乳杆菌素 | 第66-67页 |
2.6 抑菌活性组分全波长扫描 | 第67-68页 |
2.7 抑菌活性物质的半制备型HPLC纯化 | 第68-69页 |
2.8 抑菌活性物质的反向HPLC纯化 | 第69页 |
2.9 抑菌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 | 第69-71页 |
2.10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抑菌谱测定 | 第71页 |
2.11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的性质研究 | 第71-73页 |
2.11.1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71-72页 |
2.11.2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的pH稳定性研究 | 第72-73页 |
2.11.3 细菌素plantaricin JL-A65的蛋白酶稳定性研究 | 第73页 |
3 讨论 | 第73-74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