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韩国学生量词偏误调查与分析 | 第12-18页 |
第一节 专用量词偏误类型 | 第12-14页 |
一、“个”的泛化 | 第12-13页 |
二、残缺和多余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借用量词偏误类型 | 第14-16页 |
一、误代 | 第14-15页 |
二、遗漏 | 第15-16页 |
三、错序 | 第16页 |
第三节 偏误的原因 | 第16-18页 |
一、母语的负迁移 | 第16-17页 |
二、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汉韩量词对比 | 第18-27页 |
第一节 汉语量词的定义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汉语量词分类 | 第19-21页 |
一、名量词 | 第19-20页 |
二、动量词 | 第20-21页 |
第三节 韩语量词的定义及分类 | 第21-24页 |
一、韩语量词的定义 | 第21页 |
二、韩语量词分类: | 第21-24页 |
第四节 针对汉韩量词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 | 第24-26页 |
一、汉语“张”和韩语“(?)”的对比 | 第24-25页 |
二、汉语“平”和韩语“(?)”的对比 | 第25页 |
三、汉语“条”和韩语“(?)”的对比 | 第25-26页 |
第五节 汉语和韩语量词有同有异的原因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汉语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27-33页 |
第一节 汉语量词的语义特征 | 第27-33页 |
一、专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二、借用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 第30-33页 |
第四章 针对韩国学生的量词教学建议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对《汉语词汇等级大纲》中的量词调查分析 | 第33-37页 |
一、名量词 | 第33-35页 |
二、动量词 | 第35页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语义特征分析和选择限制理论用于量词教学的可行性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针对韩国学生量词教学方法的建议 | 第38-40页 |
一、对量词和搭配成分进行语义特征分析,让学生了解语义特征的作用 | 第38页 |
二、专用量词的选择限制练习,掌握运用语义特征进行相互选择 | 第38-39页 |
三、借用量词的搭配练习,着重练习选择工具名词作量词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