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1.1 心理资本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1.1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的涵义 | 第13-14页 |
1.1.2 心理资本的干预 | 第14页 |
1.1.3 心理资本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 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1 职业倦怠(burnout)的涵义 | 第17-18页 |
1.2.2 职业倦怠的理论 | 第18页 |
1.2.3 职业倦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 职业压力的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1.3.1 职业压力(Occupational Stress)的涵义 | 第21-23页 |
1.3.2 职业压力的理论 | 第23-26页 |
1.3.3 教师职业压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1.4 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4.1 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1.4.2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9页 |
1.4.3 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4.4 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心理资本的关系 | 第30-31页 |
1.5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31-34页 |
1.5.1 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34-38页 |
2.1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35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2.5 研究工具 | 第37-38页 |
2.5.1 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表 | 第37页 |
2.5.2 教师职业压力问卷 | 第37页 |
2.5.3 心理资本问卷 | 第37页 |
2.5.4 职业倦怠量表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数据分析 | 第38-48页 |
3.1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8-48页 |
3.1.1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3.1.1.1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3.1.1.2 民办初中教师心理资本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39页 |
3.1.1.3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描述统计分析 | 第39页 |
3.1.2 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4页 |
3.1.2.1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3.1.2.2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3.1.2.3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在教师类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页 |
3.1.2.4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在是否教毕业班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1-42页 |
3.1.2.5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在是否有教毕业班经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3.1.2.6 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在年龄、教龄、文化程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3.1.3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3.1.3.1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资本的相关分析 | 第44页 |
3.1.3.2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3.1.3.3 民办初中教师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第45页 |
3.1.4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3.1.5 民办初中教师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8-53页 |
4.1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心理资本的现状 | 第48-51页 |
4.1.1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特点 | 第48-49页 |
4.1.2 民办初中教师的职业倦怠特点 | 第49-50页 |
4.1.3 民办初中教师心理资本的特点 | 第50-51页 |
4.2 民办初中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 第51页 |
4.3 民办初中教师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调节效应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9页 |
5.1 结论 | 第53页 |
5.2 建议 | 第53-57页 |
5.2.1 提升教师自信水平 | 第54-55页 |
5.2.1.1 通过熟练的技能和成功体验提高教师自信水平 | 第54页 |
5.2.1.2 通过学习和模范身边的榜样提升自信水平 | 第54-55页 |
5.2.1.3 通过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提高自信水平 | 第55页 |
5.2.2 提升教师希望水平 | 第55-56页 |
5.2.2.1 设定有效的目标 | 第55页 |
5.2.2.2 设计达到目标的途径,制定消除障碍的计划 | 第55-56页 |
5.2.3提高教师的乐观水平 | 第56页 |
5.2.3.1 培养教师积极的归因风格 | 第56页 |
5.2.3.2 学会包容过去、珍惜现在、着眼未来 | 第56页 |
5.2.4 提升教师韧性水平 | 第56-57页 |
5.2.4.1 充分利用个人资源提升心理韧性 | 第57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7-59页 |
5.3.1 研究中的不足 | 第57页 |
5.3.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