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论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3.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演变 | 第20-37页 |
2.1 第一阶段:建国—院系调整以前(1949-1952年) | 第20-22页 |
2.2 第二阶段:院系调整—“文化大革命”结束(1952-1977年) | 第22-28页 |
2.3 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结束—学位条例的颁布(1977-1980年) | 第28-30页 |
2.4 第四阶段:学位条例的颁布—研究生扩招(1980-1999年) | 第30-32页 |
2.5 第五阶段:研究生扩招后(1999年至今) | 第32-37页 |
第三章 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变化的因素分析 | 第37-59页 |
3.1 外部因素 | 第37-44页 |
3.1.1 政治因素 | 第37-40页 |
3.1.2 经济因素 | 第40-43页 |
3.1.3 科技因素 | 第43-44页 |
3.2 内部因素 | 第44-59页 |
3.2.1 学校类型 | 第44-48页 |
3.2.2 学科结构 | 第48-51页 |
3.2.3 学生规模 | 第51-53页 |
3.2.4 师生关系 | 第53-59页 |
第四章 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变化的思考 | 第59-63页 |
4.1 对政府层面的思考 | 第59-60页 |
4.2 对学校层面的思考 | 第60-6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