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英文缩率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1页 |
1.1 我国牛肉产业现状 | 第14-15页 |
1.2 冷却肉贮藏保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1 冷却肉腐败变质的原因 | 第15页 |
1.2.2 冷却肉贮藏保鲜技术 | 第15-17页 |
1.3 食品辐照 | 第17-19页 |
1.3.1 食品辐照的概述 | 第17页 |
1.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1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电子束辐照剂量对充氮包装冷却牛肉品质的影响 | 第21-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材料与试剂 | 第21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1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1.4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2.2.1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2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贮藏损失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3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感官指标的影响 | 第25页 |
2.2.4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色泽的影响 | 第25-27页 |
2.2.5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p H值的影响 | 第27页 |
2.2.6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TBARS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7 电子束辐照对冷却牛肉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充氮包装冷却牛肉品质的影响 | 第30-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3.1.1 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30-31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3.1.4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3.2.1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菌落总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pH值的影响 | 第33页 |
3.2.3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色泽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4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挥发性盐基氮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5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感官评价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6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7 电子束辐照剂量率对冷却牛肉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8 必需氨基酸含量 | 第38-39页 |
3.2.9 非必需氨基酸含量 | 第39-41页 |
3.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剂量率对牛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2-5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4.1.1 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4.1.2 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4.1.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4.2.1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原纤维蛋白表面巯基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3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的影响 | 第47页 |
4.2.4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5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原纤维蛋白SDS-PAGE的影响分析 | 第48-49页 |
4.2.6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肉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7 电子束剂量率对肌肉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不同剂量率处理牛肉的iTRAQ定量蛋白组学研究 | 第52-6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5.1.1 材料与试剂 | 第52页 |
5.1.2 仪器与设备 | 第52-53页 |
5.1.3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5.1.4 蛋白质鉴定及生物学信息分析 | 第5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4-68页 |
5.2.1 冷却牛肉蛋白组鉴定信息统计 | 第54-57页 |
5.2.2 全蛋白注释 | 第57-59页 |
5.2.3 差异蛋白的筛选 | 第59-62页 |
5.2.4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 第62-66页 |
5.2.5 差异蛋白KEGG通路富集分析 | 第66-68页 |
5.3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9-70页 |
6.3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附录 | 第79-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作者简历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