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工业副产品加工与利用论文

核桃壳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6页
    1.1 尿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第15-16页
    1.2 植物提取物的降尿酸活性研究第16-18页
    1.3 黄嘌呤氧化酶与酶抑制作用类型第18-20页
        1.3.1 黄嘌呤氧化酶第18页
        1.3.2 酶抑制作用的类型第18-20页
    1.4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第20-32页
        1.4.1 含氮杂环类抑制剂第20-24页
        1.4.2 含氧杂环类抑制剂第24-30页
        1.4.3 其它类型的抑制剂第30-32页
    1.5 氧化应激和黄嘌呤氧化酶第32-33页
    1.6 核桃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现状第33-37页
        1.6.1 核桃壳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第33-34页
        1.6.2 核桃青皮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第34-35页
        1.6.3 核桃内种皮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第35页
        1.6.4 核桃仁及核桃饼粕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第35-36页
        1.6.5 核桃叶的物质基础与生物活性研究第36-37页
    1.7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7-38页
        1.7.1 立题依据第37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6页
第二章 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类物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对比研究第46-65页
    2.1 前言第46-47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7-48页
        2.2.1 试剂第47页
        2.2.2 主要仪器设备第47-48页
    2.3 实验方法第48-51页
        2.3.1 溶液的配制第48页
        2.3.2 初始的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反应条件第48-49页
        2.3.3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的分光光度法第49页
        2.3.4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第49页
        2.3.5 黄嘌呤氧化酶抑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第49-50页
        2.3.6 方法学验证第50页
        2.3.7 潜在的干扰物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抑制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2.3.8 数据分析第51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51-60页
        2.4.1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1-54页
        2.4.2 两种方法测定尿酸时的线性相关性比较第54页
        2.4.3 两种方法日内精密度的对比研究第54-55页
        2.4.4 催化反应体系中的物质对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影响第55-57页
        2.4.5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第57-58页
        2.4.6 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性和日间精密度的研究第58-60页
    2.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第三章 核桃果实、茎和叶提取物抗氧化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研究第65-77页
    3.1 前言第65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5-67页
        3.2.1 试剂第65-66页
        3.2.2 主要仪器设备第66页
        3.2.3 原料第66-67页
    3.3 实验方法第67-70页
        3.3.1 样品醇提物的制备第67页
        3.3.2 总酚含量的测定第67-68页
        3.3.3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第68页
        3.3.4 还原力的测定第68页
        3.3.5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68-69页
        3.3.6 各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69页
        3.3.7 数据分析第69-7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70-73页
        3.4.1 样品的提取率和多酚含量第70页
        3.4.2 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第70-72页
        3.4.3 样品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第72页
        3.4.4 样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72-73页
    3.5 本章小结第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第四章 核桃壳提取物的体内降尿酸活性及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第77-96页
    4.1 前言第77-78页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78-80页
        4.2.1 试剂第78-79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79页
        4.2.3 实验用大鼠第79-80页
    4.3 实验方法第80-82页
        4.3.1 核桃壳提取物的制备第80页
        4.3.2 核桃壳提取物体内降尿酸活性的研究第80页
        4.3.3 总酚含量的测定第80-81页
        4.3.4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第81页
        4.3.5 还原力的测定第81页
        4.3.6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第81页
        4.3.7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81页
        4.3.8 以活性为导向,分离和纯化核桃壳提取物中的活性物质第81-82页
        4.3.9 活性物质的鉴定第82页
        4.3.10 样品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类型和抑制常数研究第82页
        4.3.11 数据分析第82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82-92页
        4.4.1 核桃壳提取物体内降尿酸活性研究第82-85页
        4.4.2 以活性为导向,分离、纯化和鉴定核桃壳提取物内活性物质第85-90页
        4.4.3 对香豆醛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类型和抑制常数研究第90-91页
        4.4.4 对香豆醛与别嘌呤醇的协同增效作用研究第91-92页
    4.5 本章小结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第五章 对香豆醛及其类似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的探讨第96-118页
    5.1 前言第96页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96-98页
        5.2.1 试剂第96-97页
        5.2.2 主要仪器设备第97-98页
    5.3 实验方法第98-101页
        5.3.1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测定第98页
        5.3.2 分子对接第98页
        5.3.3 对香豆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第98-100页
        5.3.4 合成产物表征第100页
        5.3.5 对香豆醛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机制的研究第100页
        5.3.6 数据分析第100-10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101-114页
        5.4.1 对香豆醛苯环上的基团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影响的研究第101-102页
        5.4.2 对香豆醛与黄嘌呤氧化酶的分子对接第102-104页
        5.4.3 对香豆醛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第104-109页
        5.4.4 对香豆醛及其衍生物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的探讨第109-111页
        5.4.5 对香豆醛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机制的探讨第111-114页
    5.5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8页
结论与展望第118-121页
    1. 结论第118-119页
    2. 论文创新点第119页
    3. 展望第119-121页
攻读博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4页
附件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跨双曲拱桥的荷载试验研究
下一篇: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植物组成与分布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