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1 城市植被 | 第13-15页 |
1.1.1 城市植被的概念及分类 | 第13页 |
1.1.2 城市植被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 乡土植物研究 | 第15-17页 |
1.2.1 乡土植物的概念 | 第15页 |
1.2.2 乡土植物的应用研究 | 第15-17页 |
1.3 野生草本植物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1 城市野生草本植物的概念 | 第17页 |
1.3.2 城市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3 野生草本植物资源利用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重庆地区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1.4.1 重庆关于城市植被的研究 | 第19页 |
1.4.2 重庆关于乡土植物应用的研究 | 第19-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3页 |
第3章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23-31页 |
3.1 研究范围及生境划分 | 第23-24页 |
3.1.1 研究范围 | 第23-24页 |
3.1.2 生境划分 | 第24页 |
3.2 实地调查 | 第24-28页 |
3.2.1 样地设置 | 第24-27页 |
3.2.2 样方调查 | 第27页 |
3.2.3 调查内容 | 第27-28页 |
3.3 野生草本植物取样及生物量测定 | 第28-29页 |
3.4 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3.4.1 重要值计算 | 第29页 |
3.4.2 多样性指数 | 第29页 |
3.4.3 相似性分析 | 第29页 |
3.4.4 聚类分析 | 第29-31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77页 |
4.1 城市野生草本植物物种构成 | 第31-33页 |
4.1.1 科属构成 | 第31-32页 |
4.1.2 生活型构成 | 第32-33页 |
4.1.3 外来种与乡土种 | 第33页 |
4.1.4 季节性特征 | 第33页 |
4.2 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划分 | 第33-40页 |
4.2.1 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划分 | 第33-40页 |
4.2.2 野生草本植物群落生活型特性 | 第40页 |
4.3 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 | 第40-43页 |
4.3.1 不同生境下物种丰富度 | 第40-42页 |
4.3.2 野生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布格局 | 第42-43页 |
4.4 重庆主城区野生草本植物优势种构成及分布特征 | 第43-56页 |
4.4.1 野生草本植物分布频度特征 | 第43-44页 |
4.4.2 不同生境物种相似度 | 第44-45页 |
4.4.3 不同生境优势种构成特征 | 第45-50页 |
4.4.4 不同生境中野生草本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 | 第50-54页 |
4.4.5 不同生境类型野生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特征 | 第54-56页 |
4.5 城市野生草本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利用价值评价 | 第56-77页 |
4.5.1 层次分析法概述 | 第56-57页 |
4.5.2 评价对象的选择 | 第57-70页 |
4.5.3 城市野生草本植物园林利用价值评价 | 第70-77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7-83页 |
5.1 结论 | 第77-79页 |
5.2 讨论 | 第79-81页 |
5.2.1 样地设置与样方选择 | 第79页 |
5.2.2 物种构成及分布特征 | 第79-80页 |
5.2.3 野生草本植物群落聚类分析 | 第80页 |
5.2.4 野生草本植物园林利用价值评价及筛选 | 第80页 |
5.2.5 本文调查种类、数量与参考文献[90]的差异 | 第80-81页 |
5.3 建议 | 第81-83页 |
5.3.1 植物应用建议 | 第81页 |
5.3.2 群落保留建议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 | 第89-97页 |
附表I 重庆主城区城市野生草本植物名录 | 第89-95页 |
附表II 调查问卷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