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豆类制食品论文

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异黄酮差异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前言第8-21页
   ·大豆基本概述第8-10页
     ·大豆的形态及分布第8页
     ·大豆资源开发第8-10页
   ·转基因大豆第10-12页
     ·转基因大豆研究现状第11页
     ·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评价第11-12页
   ·大豆异黄酮第12-16页
     ·大豆异黄酮组成和结构第12-14页
     ·大豆异黄酮来源和分布第14页
     ·大豆异黄酮物理化学性质第14-15页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第15-16页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测定和分离鉴定方法第16-19页
     ·大豆异黄酮提取第16-17页
     ·大豆异黄酮测定第17-18页
     ·液质联用方法分离鉴定大豆异黄酮第18-19页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6页
   ·实验药品第21页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21-22页
   ·实验样品第22页
   ·试剂的配制第22页
     ·标准品标准贮备液的配制第22页
     ·标准品标准工作液的配制第22页
   ·样品前处理方法第22-23页
   ·实验条件第23-25页
     ·分析大豆异黄酮样品的仪器实验条件第23页
     ·总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条件第23-24页
     ·总生物碱提取的实验条件第24-25页
   ·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差异对比第25页
   ·方法学考察第25-2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6-56页
   ·大豆异黄酮分离鉴定条件的优化第26-32页
     ·液相条件的优化第26-28页
     ·质谱条件的优化第28-32页
   ·总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测定第32-33页
     ·工作波长的选定第32页
     ·标准曲线标准回归方程的确立第32-33页
   ·大豆异黄酮提取实验条件的确定第33-39页
     ·提取方式的选择第33页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33-34页
     ·提取条件的优化第34-38页
     ·提取方法学考察第38-39页
   ·大豆异黄酮结构鉴定第39-50页
   ·转基因大豆与非转基因大豆异黄酮对比分析第50-53页
     ·总异黄酮含量对比第50-51页
     ·大豆21种样品的液相色谱质谱检测第51-53页
   ·液相质谱方法学考察结果第53-56页
4 结论第56-57页
5 展望第57-58页
6 参考文献第58-65页
7 论文发表情况第65-66页
8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11S和7S球蛋白提取及其凝胶显微结构研究
下一篇:酱油活性干酵母的制备及应用